秦放歌賣關子並沒有說具體要唱什麼歌曲,還講,「差點忘了,在演唱之前,還得讓我們掌聲有請,從海外歸來的音樂才女李芝蘭同學上台!」
加奈子本來還以為要等會呢,秦放歌都笑著指向她那邊招呼她上去,錢淑媛她們也推她上去。
左書琴也幫著他做介紹,「李芝蘭同學是從日本回國的,她和我們將進酒有著非常深的緣分,她當初和我們就是在將進酒認識的。她今天要帶給我們的歌曲,算了,還是等下讓秦放歌講好了!」
這兩傢伙輪流吊大家胃口,觀眾們倒是非常寬容,臉上都帶著笑容,沒說衝上台去暴打秦放歌。
李芝蘭也就是加奈子同學體格嬌小,美麗可愛,很惹人矚目,她的舞台經驗同樣豐富,並不怯場。
她上台後,跟陳瑜珊站一起,兩人商量著先幫著和聲。
秦放歌這會也揭秘,「這首《送別》,想必很多朋友都有聽過,今天我們再拿出來,還是希望大家能喜歡。」
「聽過!」
「喜歡,還上過央視元宵晚會!」客人中也不乏秦放歌的粉絲,不過都得承認,元宵晚會的影響力肯定是不如春節聯歡晚會的,而且春晚的影響力也在逐年下降。
這對沒聽過的來說也算是一個驚喜,聽過的重溫也相當不錯。
先原版《送別》,黃靜的二胡先挑大樑,她的表現也相當出彩。若論二胡的表現力,演奏出「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樣的傷離別情景來,也是一點都不為過。
但這首《送別》的情緒還沒那麼悲,也不是"qing ren"之前的離別,而是朋友相送。
放在「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樣的場景中,這一離別,也許就將是永別,眷念,不舍,落寞各種情緒也都是有的。
陳瑜珊她們本準備只和聲,讓秦放歌主唱的,可他卻示意大家一起合唱,這樣的歌曲,合唱自然沒什麼問題。要童聲合唱的話,效果會更棒。
陳瑜珊從小學唱歌,在學生時代就有加入合唱團的經歷,對合唱這門藝術,有相當的理解。不搞輪唱這樣形式的話,找准旋律節奏就行,難度並不高。
於是乎,在淒婉浪漫的笛聲琵琶等民樂器和電子樂器的伴奏聲中,秦放歌帶著舞台上的幾個姑娘,一起合唱這首《送別》,也頗有一種別樣的美。
這首歌動聽又容易聽懂,旋律優美也不複雜,樂感好的一下就能跟得上節奏,在心底或者小聲的跟著他們一起唱,雖然沒能變成酒吧所有人一起大合唱,但就現場的氣氛而言,也是相當熱烈的。
《送別》的主題很容易理解,誰還沒有和親人朋友離別的時候呢!只是現在交通方便,不像過去一旦別離就可能是生離死別,感觸那麼深刻。但人類心底的感情,和音樂一樣,都是能相互理解和對話的。
一曲《送別》之後,秦放歌再度把加奈子推到舞台前面,「下面由李芝蘭同學為我們帶來《送別》的日文版,我為它取名為《旅愁》,在旋律和節奏上都有所變化,情感上也是如此。讓我們把掌聲送給她!」
其實不光是主旋律和節奏有做出變化,在編曲上,秦放歌也儘量走日本風,畢竟是要往日本傳播的,要入鄉隨俗。
加奈子也跟秦放歌溝通過,他讓她按照日本那邊的文化習慣來演唱就好,還很不負責任的說看好她。
其他姑娘都說他太偷懶,加奈子卻把這看成是對她自己的挑戰。
這個在日本長大的姑娘,也有過叛逆的時期,被父親逼著練習二胡的她,在學校中並沒有多少朋友,她從小就喜歡唱歌,倒是有志於在唱歌一途上發展。可日本歌手的地位,遠比不得二胡手,李俊豪也不會允許她去當歌手,她母親對日本社會認識得特別深刻,也是支持她父親的。加奈子孤掌難鳴,也無可奈何,在度過叛逆期後,也真心喜歡上二胡,但唱歌的夢想也沒放棄。
她回中國來,倒是比呆在日本更讓父親放心,在中國就算是做歌手,地位也要比在日本當歌手做偶像什麼的高得多。
這些暫且不提,從小在日本文化氛圍中長大,加奈子也學過唱歌,對於風格的把握還是相當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