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羊不要戰馬?
匪夷所思!
達延汗想破腦袋也想不通朱厚照是怎麼想的。
朱厚照的邏輯是:
雖說草原人口少,草場很大,即便是刺激蒙古人大規模養羊,二三十年也不太可能讓草原荒蕪,出現羊吃人的情況。
但是——
現在需要給草原人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就是,只要他們安心養羊,就能換取想要的貨物。哪怕是日後草原出了什麼變故,比如達延汗掛了,那他們也不需要干搶劫的行當,只需要養羊,將羊拉去給大明做交易,那就能好好過日子。
將鹽鐵與羊錨定在一起,以利益驅動,這種鏈條一旦夯實了,便會將草原拴在供應鏈上,他日想脫鉤都難。至於為什麼不將鹽鐵與馬匹錨定,是因為韃靼人也不傻,大量供應給大明馬匹,那和資敵沒區別,一旦明軍打造出精銳騎兵,那韃靼的末日也就到了。
以羊為準,牛、馬為輔,這樣至少告訴了韃靼,大明沒想遠征你,你想在捕魚兒海捕魚,那就繼續住那裡。
這是一個長遠的布局,也是一個鏈條上的通盤考慮。
至於鹽鐵買賣多了會不會威脅大明,這實在是一個值得商榷的事,首先可以肯定,鹽走私的問題很難徹底根除,從現在韃靼手中的鹽來看,他們目前不缺這東西,從他們的武器來看,他們也不缺兵器,箭也多
至少從當下來看,貿易封鎖事實上對韃靼並沒多少作用,與其利益全部流入走私販子手中,還不如朝廷來控制互市,尤其是勝仗之下,大明的話語權提了上來,不怕韃靼做出不利於互市、斷絕貿易、威脅戰爭之事。
而這些想法,達延汗是不可能想明白的,搖了搖頭,只認為是朱厚照喜歡吃羊肉的緣故,然後繼續看文書:「大明打算交換俘虜?」
紹布點頭:「大明皇帝說了,不管是二十年前還是十年前,但凡是劫掠的大明百姓,都可以放歸。放歸兩個大明百姓,便可以放歸一個韃靼將士,名單咱們擬。」
朝魯跟著講道:「若大明邊關發生任何劫掠百姓之事,那所有談判終止,換俘之事永不再談。」
文都蘇聽到這些話,趕忙對達延汗道:「這換俘對我們來說是好事,至少可以將那些將官換回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再說了,許多將官事實上是各部落的貴族或精英,這些人回來,哪怕是戰敗了,損失不小,至少也能安撫下人心。
達延汗問道:「草原上還有多少大明人?」
文都蘇思忖了下,言道:「這些年雖然劫掠了不少,可死了很多,加上一些女人被賜了出去大概還有三千餘。」
草原掠奪人口,除了女人,青壯也掠奪,帶回草原干一些粗活累活,當牲口用也是常有的事。
只是,這些人的命運很慘。
達延汗看著換俘條款,有些頭疼,大明這是使了一招陽謀啊,首先不讓韃靼再去搶掠人口,其次是兩個大明百姓換一個俘虜,看似對韃靼很有利,還給了韃靼人擬名單,優先換回俘虜的權力,可大明也很清楚草原上能送回來的大明人口不會太多,這樣換回去的俘虜數量就十分有限了。
可大明手中的俘虜很多,哪怕是送來了一批傷兵,那至少也有六千多,那換不回來的韃靼人,他們會如何想,他們還會忠誠於韃靼,忠誠於草原嗎?
一旦這些人心灰意冷,徹底歸順了大明,那可就是未來的尖刀,很可能會插在韃靼人身上,然後問一句:當初為什麼不換我回家!
可這一條,韃靼又不能不答應,因為朱厚照將巴爾斯也納入了俘虜之中,需要兩個大明百姓來換。隨軍的匠人還有一些,足夠換回巴爾斯與幾個將官了,可滿打滿算也換不了十個人回來
達延汗繼續看下去,除了大明提出邊關外百里緩衝區,不准有超過五百騎兵出沒的事之外,後面沒什麼多大問題,朱厚照也沒提出過分的要求。
被死士計劃一嚇,又見這文書內容不算苛刻,還能將巴爾斯換回來,達延汗與諸將商議一番,決定答應大明的條件,派遣文都蘇作為代表,前往大明京師簽署最終文書。
獾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