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和日本,星期幾是承襲了古代中國的叫法,從周日開始分別用日、月、火、水、木、金、土來表示。水木劇就是在星期三、星期四播出的電視劇。所以,周一、周二播出的劇叫月火劇;周五2集連播叫金曜劇;周五、周六播出的劇叫金土劇;周六、周日是土日劇,在韓國叫周末劇;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每集30分鐘的叫日日劇。
有電視台大佬曾云:『得婦女者得天下』!
霸占著家庭中電視機遙控器大權的家庭主婦們是眾多電視台紛紛拉攏的目標。在韓國,kbs、mbc、sbs三分天下,從綜藝節目到電視劇,努力通過自己的節目吸引家庭主婦們的目光。
縱觀韓國電視劇的發展史,能夠從中輕而易見的看出韓國電視劇圈發展的足跡。
1945年,韓國從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獨立,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韓國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期。在此環境下韓國於60年代相繼成立了幾家廣播電視台,開始製作播出愛情片。
隨著1962年韓國首部電視劇《我也要做人》在kbs播出,到1987年mbc電視台首部迷你劇《火鳥》,標誌著迷你劇類型的誕生。韓劇漸漸地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拍攝模式和拍攝過程。
進入90年代,韓國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對韓國電視機構與電視劇的製作環境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電視劇的製作方式更加依賴市場,電視劇的內容和題材也有了突破性發展。主要類型是愛情,其次有喜劇、奇幻、穿越、動作、偵探、復仇、懸疑、校園、職場、史劇等等,又或者史劇加奇幻,校園加懸疑,越來越多類型的出現,更加標誌著韓劇這一製作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1990年韓國政府修改了電視法,縮小了kbs的規模,對民營電視台及有線電視台採取了鼓勵的政策。
1990年年底,民營的sbs電視台成立,電視劇的製作更加社會化也更具競爭性。邊拍邊播更是成為了電視劇圈的常態。
1992年mbc播出的《嫉妒》揭開了韓劇新類型——青春偶像劇的帷幕,隨後的電視劇《愛的火花》《醫家兄弟》《星夢奇緣》等延續了這一風格,並獲得了眾多年輕觀眾的青睞。
同一時期,情景喜劇也逐漸成為觀眾最喜聞樂見的電視劇類型之一,與此同時,家庭劇依然受到歡迎,《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愛情是什麼》《看了又看》等劇均創下了非常高的收視成績。偶像劇及家庭劇的繁榮也為90年代末期逐漸形成的「韓流」態勢做出了貢獻。
時間經過千禧年2000年,以《藍色生死戀》《大長今》《冬季戀歌》《我叫金三順》《天國的階梯》《浪漫滿屋》《我的女孩》《豪傑春香》《魔女幼熙》等等的一大批經典的韓劇風靡東南亞各國地區。
至此,代表著『韓流』的一股風潮席捲全球,伴隨著這股浪潮,以韓國電視劇為代表的韓國娛樂文化產業在政府的積極扶持下迅速發展,產業鏈條日趨豐富,逐漸成為支撐韓國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同時,以韓劇為代表更是形成了一種韓流風尚,影響著周邊的各個國家。
1998年10月20日,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在韓國「98文化節」紀念大會上強調,要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21世紀核心骨幹產業」。(s.m就是在這樣的『官方』背景下蓬勃發展起來,比如公司里某個姓金的社長。)
韓國政府認識到,21世紀是「知識革命的時代」,無形知識、信息和文化將成為國際競爭力的源泉,同時,文化的作用絕不僅僅在於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而且文化商品本身就能創造巨大的附加價值。
韓國政府提出了五項發展文化產業的措施:其一,制定《文化產業振興法》、《文化產業發展五年計劃》和《設立文化地區特別法》等,給繁榮文化產業以法律和制度保證。
其二,設立產業振興基金,通過政府出資、融資、社會團體捐助、發行獎券以及採取音像複製補償金制度等辦法,籌集資金5000億韓元。
其三,建立國家級尖端文化產業基地,包括研發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和科技文化市場等;設立廣播、音像、信息中心,形成文化產業部門之間的共同信息系統;增建博物館、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