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現在還是後世,澳大利亞都是一個標準的移民國家。
特別是二戰期間,西方各國移民到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多達數百萬之眾。
當然,澳大利亞雖然缺人,但也絕對不是什麼人都收,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澳大利亞政府一般是拒絕的。
相對於技術工人,澳大利亞比對金融行業一類人才更加歡迎。
因為國土面積廣大,各類物產資源豐富,澳大利亞從來就不缺乏高端頂尖人才,缺的只是底層勞動者。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辰才會如此自信,想要招收這麼多人過去。
現如今澳大利亞華人人口數量,遠沒有後幾十年後那麼多。
其原因,主要得從澳大利亞幾十年前,建國時推行的白澳政策說起。
真要論起來,華人登陸澳洲的時間要遠比白人更早。
早在十七世紀八十年代,英國軍艦來澳之前,諸史料記載,華人記錄至少有十八例,時間可上溯至十七世紀五十年代。
而真正引起華人大批量湧入澳大利亞,是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澳大利亞發現了大量金礦,進而掀起了淘金熱。
澳大利亞北部大量荒漠土地,很快成為了華人移民的立足地。
白人對於北部地區,是又恐懼又遺棄,主要原因白人不適應哪裡的氣候環境,容易造成水土不服。
當時,澳大利亞政策是不允許華人擁有土地的,華人想要生產,只能從歐洲移民處高價租地,才可以種植農作物。
華人作為號稱能夠適應各種條件的民族,開荒功力絕對是西方人難以企及的。
大量的華人湧入,進而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種植技巧和灌溉方法,對北部地區開發起了決定性作用。
憑著華人的勤勞,很快便從礦場以及農場轉移到了其他各行各業,與當地白人一起建設北澳洲。
然而,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相比起北澳洲的建設,澳洲其他地方的建設速度,就顯得有些落後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華人在北部的成功經營,無疑彰顯了其他地區白人的失敗。
作為一個白人主導的國家,華人想要獲得話語權顯然是不可能的,矛盾衝突加劇,華人的抗議無濟於事。
很多與華人一起開發北澳洲的白人,受制大環境,也不敢發聲。
緊接著,隨著白澳政策實施,華人移民自此戛然而止,原本居住在北澳洲的大部分華人,也因此紛紛收拾東西回國。
失去了華人的北澳洲,各方面至此一落千丈,連帶著整個澳洲經濟也開始止步不前,甚至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很多不利影響。
隨著各種不利因素產生,不得人心的「白澳政策」,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放鬆,一直到一九七三年完全廢除。
自白澳政策廢除後,澳大利亞一直在亞洲各國積極吸引華人移民。
然而,可能是受到之前的白澳政策影響,華人對此也並不是很感冒,即便澳洲放寬限制,頒布了很多優惠政策,也依舊沒有多少人響應。
很多人更願意移民美國以及加拿大,而澳大利亞則成了移民最後的選擇。
也因此,得到教訓的澳大利亞政府,在後來一直奉行著地理上與東南亞靠近,而文明上與英國親緣。
這個時候絕對是進入澳大利亞的最佳時機,錯過了,等到幾十年後,澳洲吸收到足夠多的東南亞華人,北部地區重新發展起來,那時機會就真沒了。
後世澳大利亞英裔白人從現在的百分之八九十,下降到百分之三十,而各國華人數量,則上升到了百分之十二,人口數量在其他裔中,算是達到了較高的比例。
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貿易展開,澳大利亞即便各種跳蚤,也不敢再實行所謂的白澳政策。
趁著這個時候大舉進入,不僅能夠獲得最大的歡迎,還能得到最大的支持。
受到人口的限制,澳大利亞除了最早開發的幾個州,其他地區土地都處於荒廢閒置狀態。
特別是北部地區,自從大量華人離開之後,北部土地幾乎成了公有,大量農牧地閒置荒廢,其農場農用地面積開耕不足百分之一。
要知道澳大利亞北部大
第350章北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