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主任問這個,是聽到什麼消息了嗎?」趙山河抿了一口酒。
劉世強自嘲一笑,然後就不停抱怨起來。
「我這個供銷社主任還要什麼消息,底下的商店整天都在抱怨,從農民手裡收上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上面分配下去的銷售指標還得完成,難啊!」
「現在供銷社裡面的崗位跟以前不一樣,已經不吃香了!南城還好,那些偏遠地區,有不少供銷社的職員成批成批的辭職,去南邊下海闖蕩。有些地方的供銷社商店不得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且這種情況不止是撫遠獨有,全國各地的供銷系統都叫苦連天!」
「我也是搭上了趙老闆你這棵大樹,不然日子也不好過啊!」
劉世強深深地抽了一口煙,咳了兩聲之後又說道:「前兩年,供銷總社又併入了商務部,保留了各省的獨立組織系統。今年年初京城那邊開大會,我也去了,上邊說是要改革,但怎麼改,往哪改,都還沒個定數,」
「我覺著吧,這供銷社的轉型不一定有什麼好結果,多少國營企業不都鬧著要改制,改著改著廠子都沒了。其實我也能看得開,到時候哪怕樹倒猢猻散,去你南邊賣力氣打工,能養家餬口就行。但我不是孤家寡人啊!下邊還有不少兄弟,跟了我這麼多年,總得為他們謀個出路才好。」
趙山河夾了兩顆花生丟進嘴裡,他可不會相信劉世強說要去打工的屁話,但也聽明白劉世強的意思,這是不看好供銷社的未來,在跟他請教出路!
他吃著下酒菜,仔細思索起來。
劉世強親自倒酒,獻起了殷勤。
他的親身體驗,和趙山河合作還是很靠譜的,至少趙山河不會空口白牙讓自己去辦事。
有些人托關係走後門,塞進供銷社的東西,那是虧本都賣不出去!
相比之下,供銷社每賣出去一罐涼茶,都能拿到兩毛左右的利潤。
這已經不錯了,要是正氣涼茶越來越火,日銷上萬,那每天就是大幾千的純收入,一個月也是十多萬呢
而且供銷社給華龍商場那邊供貨,價格雖然壓得很低,但至少沒讓他虧過本,中間趙山河還給了他不少好處。
另外和趙山河接觸這麼久,看著他從開商場再到搞飲料廠,感覺步子邁得挺大,但其實每一步都四平八穩。
這個趙山河是有真本事,而且過硬的那種!
所以劉世強才會放下身段,向趙山河請教出路。
趙山河也在默默回憶,
供銷社的消亡,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其實是必然的。
光靠一兩個人努力,根本沒辦法改變結果。
因為改制之後,原有的經濟建設模式發生了變化。供銷社是吃了計劃經濟的福利才繁榮起來的,沒了計劃經濟,必然會被淘汰。
再過兩年,進入90年代後,隨著改制的深入,傳統供銷社的弊端會越來越明顯,和劉世強預料的差不了多少,供銷社市場化改革失敗,然後大批大批的倒閉,職工下崗。
不得不說,這劉世強還是有點眼光的,不愧是能混到這個位置上的人。
供銷社走到這一步的原因也是非常明顯的。主要原因是職能模糊、過度依賴政府支持、制度落後。
首先,供銷社的定位模糊,什麼都賣。
近幾年街道上的商店數量一直在增加,老百姓買東西越來越方便。
就拿南城來說,大的商場就有好幾個,小的像黃天柱他們那種,街頭巷尾的小賣部,也越來越多。
但這對供銷社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買東西不用票之後,供銷社能買到的,大多數店鋪都能買到,所以顧客也不是必須去供銷社了,只有一些人比較念舊,保留著在供銷社買東西的習慣。
其次,供銷社有著大部分國企的通病,體制機制滯後,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趙山河的商場,想賣什麼就賣什麼,想定什麼價就定什麼價。
而供銷社卻沒有這種自主權。很多時候供銷社的進貨價就沒優勢,加上還要面臨各種回扣、人情的層層盤剝,售價就不可能低下來!
就拿正氣涼茶
第435章 指點劉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