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在每個鎮建造一所蒙學,每個縣至少建造一所中學!」金鋒答道。一筆閣 www.yibige.cc
「這麼多?」陳佶瞪眼。
交通和通訊都很落後,為了方便管理,不管是郡縣還是鄉鎮,轄區範圍都比金鋒前世要小一些。
就連陳佶這個皇帝都不知道大康有多少鄉鎮。
但是他知道至少要超過五位數。
按照金鋒所說,每個鄉鎮都建立一所蒙學的話,那不就至少要建立過萬所學堂?
「陛下,一個鄉鎮一所蒙學多嗎?」
金鋒說道:「就算是偏遠小鄉鎮,全鎮所有孩子加起來,總能有幾百人吧,建一座學堂是最少的,有些富庶的鄉鎮,恐怕要建立兩所三所才行。」
其實金鋒的目標是和前世他小時候一樣,在每個村建立一所小學,每個鎮至少建立一所中學。
這樣才能實現他普及教育的理想。
但是考慮到大康的實際情況,金鋒只能退而求次,先在每個鎮建立一所小學,然後再徐徐圖之。
這是個長遠計劃,金鋒準備花十年,甚至二十年來實現這個目標。
「讓大康所有孩子都能讀書,國師的胸懷令左某欽佩!」
左之淵對著金鋒拱了拱手,隨後嘆息道:「但是國師可能不了解百姓,就算國師在每個縣都成立了不設門檻的學堂,百姓恐怕也不會送孩子去讀書,他們花不起這個錢,而且孩子還要幫家裡幹活啊!」
封建時代,為什麼很多人家明明養不活那麼多孩子,卻還使勁生?
金鋒之前一直認為是缺乏娛樂方式和避孕措施導致,但是在大康生活了一年多,他漸漸明白事情並非如此。
首先,在此時的大康,拳頭大於律法,只要不鬧出人命,鄉村矛盾基本都是在村里自己解決。
你家裡兒子多,說話就有理,別人就不敢欺負你。
其次,以封建時代落後的生產條件和醫療條件,孩子夭折是常見現象。
陳佶生性風流,十幾歲就開始生子,到現在皇子公主生了一大堆,但是其中有大概三分之一都沒有活到第一個本命年。
享受最好生活物資和醫療條件的皇家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更不用說了。
很多夫妻生了十來個孩子,能有一半成功活到本命年就要謝天謝地。
所以在封建時代,本命年就是一道坎。
很多孩子是沖不過這道坎的,所以要多生一些。
而且封建時代養孩子和金鋒前世也不一樣。
前世養一個孩子要耗費家長很多金錢和精力,但是在封建時代,孩子超過十歲就要跟著大人一起下地勞作,十三四歲就可以成親,當成大人來用了。
十歲左右的孩子,要在家裡給父母做飯做家務,再小一些的,七八歲的要去拾柴火,五六歲的也要照顧一兩歲的弟弟妹妹。
在封建時代養孩子,成本要比金鋒前世小得多。
除此之外,還有徭役和兵役。
朝廷要興修水利,要架橋修路,都會徵集百姓來做免費勞力,不去就是犯法。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勞力,這個人被拉去架橋修路,肯定會耽誤耕種。
要是被拉去當兵更完蛋。
花木蘭為什麼要替父從軍,不就是她家裡除了父親,沒有其他男丁了嗎?
要是她爹去當兵了,這個家就算毀了。
如果家裡有個十二三歲的兒子,這個孩子就可以替父親去參加徭役和兵役。
所以封建時代的百姓明知道自己養不活那麼多孩子,也會拼了命的多生。
大康現在這種情況,百姓別讓孩子餓死已經是極限了,誰會花錢送孩子去讀書?
所以左之淵聽完金鋒的話,雖然欽佩,卻覺得他有些異想天開。
「如果陛下開辦的學堂不收錢,或者只收很少的錢,百姓是不是就願意送孩子去讀書了呢?」金鋒反問道。
百姓雖然愚昧,但是讀書才有出路,幾乎是所有百姓都明白的道理。
大康讀書人金貴,去學堂找先生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