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武英殿。
「皇上,這些賊匪若是不打痛他們,斷是不肯歸順的。」顧君恩作為李自成的謀主,地位越發穩固。眼下牛金星在忙著登極大典,田見秀、宋獻策忙著追贓拷索,李自成在戰略上的問題,主要就是徵詢顧君恩的意見。
「你的意思是,派劉芳亮去打?」李自成眉頭皺了起來:「眼下吳三桂占據了永平府,叫嚷著要來打北京。北京這六萬人中還有不少朱朝降兵,若是不將劉芳亮調回來,如何能夠東征吳三桂?」
顧君恩道:「皇上,臣以為,北京城高牆厚,且有紅衣大炮鎮門,當取守勢。大可派磁侯大軍南下,收取江南,策應湖廣。一旦收復江南湖廣,則銀糧充沛,然後以全國之力攻遼鎮一隅之地,可謂萬全。」
李自成不免為之踱步。牛金星也勸他先行登極大典,取得名號大義,然後經營京畿秦晉,攻略湖廣江南……然而眼看天下精兵只剩下關寧一處,如果能夠將之撲滅,殘明將再無死灰復燃的可能性。江南、湖廣一樣可以傳檄而定,他自己也可以放心離開北京。在他看來,西京是個更適宜統御天下和居住的地方,起碼在語言上更有親切感。
「皇上,」顧君恩見李自成遲疑,又道,「若是真的平定了關寧,恐怕又要分兵鎮守,可供南下的兵力便又不足了。」
李自成的眉頭皺得更緊了,他問道:「如今城裡追贓如何了?」
顧君恩答道:「臣不曾參與此事,只前日聽說有百萬兩之巨了。」
李自成這才舒展了眉頭,道:「還是要先平了吳三桂!否則等他在關內站穩腳跟,再要打永平四城更費事。他若是識相歸順。我還給他鎮守遼東,只是得降為公爵,決不能稱王。」
顧君恩知道這是李自成擔心大順軍內部難以平衡。若是吳三桂那等降將都能封王,劉宗敏、田見秀這些跟著李自成起家的重將豈不是也得封王?若是只封吳三桂公爵,到時候再給那些侯伯重將晉一等爵也就夠了——異姓封王終究還是大忌。
「而且朕現在還有兩樁放不下的心事。」李自成回到御案之後。緩緩道:「一樁是廢帝朱由檢。若他到了南京,手裡還能有江鎮之兵,再加上朱太子手下的那支強兵,讓朕心中不安。另一樁是滿洲東虜。去年奴酋黃台吉死了,他們立了個叫福臨六歲童子,如今是老酋努爾哈赤的十四子多爾袞當政。」
李自成頓了頓。繼續道:「咱們剛打下山西的時候,這個多爾袞就從鄂爾多斯部送信到榆林衛。王良智(王根子)把信送到朕這裡,裡面明說要與我協謀同力,並取中原,共享富貴。這就讓我想起當初黃台吉沒死的時候,每次從入關碰上咱們的人。都是好言相對,有時候還給糧給馬,從沒廝殺之事。如此看來,這些滿洲韃子心上惦記漢地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這兩天朕思來想去,就是想廢帝給吳三桂封王的事,突然想通了些:恐怕廢帝早就知道滿洲韃子有染指天下的意思,封吳三桂不是怕他投降朕。而是怕他棄了關門,把滿洲人放進來!」
顧君恩還是頭次聽說這事,猜是李自成沒把多爾袞的書信放在心上,所以都沒拿出來商議。不過那多爾袞也真是痴心妄想,這天下還需要他來「協謀同力」麼?大順軍勢威赫,混一宇內只是時日長短的問題,哪裡輪得到他來分一杯羹。
李自成繼續道:「朕若是不先打下關寧,萬一滿洲韃子再從蒙古破邊牆而入,襲擾北京之西,大軍又被釘在北京不能動。該如何抵禦?再萬一,吳三桂吃裡扒外,與滿洲韃子約好東西夾擊,廢帝在南方呼應,這北京城還能守住麼?」
顧君恩這才知道李自成心中顧慮。也沉吟道:「唐時也有借吐蕃外族之兵的典故,的確不能不防吳三桂與東虜媾和。」
李自成道:「這就是朕執意要先打吳三桂的緣故。倒也不用打到廣寧,只要打下山海關,由咱們的人守住,起碼不用擔心兩頭被打了。」
顧君恩略一沉思,提出個折中的方案,進言道:「皇上,莫不若讓磁侯帶兵一萬南下,應該可以與殘明軍鎮相抗了。」根據顧君恩得到的消息,現在山東幾乎沒有成建制的明軍,京師以南一直要到徐州才有一股明軍。
那股明軍守將卻是個老熟人,正是一路從山西逃到河北
二零八 可恨年年壓金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