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機器廠
劉澍沒辦法反駁楊元釗的話,他半信半疑的走了,他走了之後,楊元釗就立刻行動了起來。
為機械生產,組織的工具機,早已經設計好了,生產的又不是比較複雜的機器設備,只是一些普通的,加入了一點點的精巧設計的流水線,這些,對於後世的科技而言,恐怕是拙略的手工產品,可是在這個世界,在高速蒸汽機的幫助之下,卻成了先進的產品。
這其中,楊元釗不但藉助了包頭一大批五級以上的技術工人,也通過研究院發布任務,現在的研究院,跟一年前相比,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簡陋的一座大樓了,他是一片密集建築帶,從某種程度上面,這是包頭學歷水平最高的地方。
可惜,從最開始,這裡就被一批外國人所占據,中國傳統以來的文人,都是以文科為主,明朝時期才傳過來的理工科,在中國,是邊緣的,甚至薄弱的項目。
晚清以後,伴隨著列強的入侵,中國向著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逐步的滑落,見識到了列強們的強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開眼看世界,留美學童,自費留學,包括一些南洋的華人,這些共同構築了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的腳步,可是這些到國外學習先進科學知識的人之中,有不少選擇了醫科,法律,政治,等偏向於文科和社會的學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學習了理科。
即便是學習理科的人之中,也沒有幾個,願意到包頭來,楊元釗哪怕投入了巨大的努力,甚至廣泛的招募,真正能夠進入到研究室的中國人,還非常少,其中還有大部分,都是作為助手,甚至是學習者存在的,他們要想提高和成才,需要時間。
現在比起一年前,研究院的學者和研究人員,最少增加了10倍,一大批有著相當學歷的學者,進入到了研究院,當然了研究經費也激增,足足是之前30倍以上,龐大的投入,加上不計成本的研究,讓包頭開闢了無數中國新興的學科,而機器生產,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早在幾個月之前,楊元釗就給研究院布置了一些東西,現在有了確定的目標,要的在武漢勸業會上面,以機器推廣為主,那麼機器廠的各種設備,還有一個完整的生產設計,就要出來了,以現有的工具機為主,然後整體化和系統化。
這個課題,成為了8月研究院最大的課題的,投入的總額是100萬美元,對於一個簡單,只是複製和根據目前包頭的機器情況進行調整,進行改進的項目,100萬美元,絕對稱得上是大手筆,最少有20中級以上的研究員,分成不同的批次和類別,接受了這個任務。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機器工廠從設計到投產,只用了短短的一個月的功夫,可是所有的工人,都是從各個廠裡面,抽調出來技術骨幹,他們的實力出眾,本身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加上一大批雖然只是二級,卻擁有了基礎的操作能力的普通技工,他們構築了整個包頭,技工的平均水準最高的一個工廠,機器製造廠。
龐大的機器製造廠,暫時占據了技工學校的幾個實驗車間,這只是暫時的,未來,一旦機器廠的廠房興建完畢,他們會立刻的轉移過去,利用這個車間,唯一所要付出的,就是技工學校的實習機會和觀摩機會,對於這個,楊元釗覺得,不算什麼,後世的工廠裡面,往往都會有實習的技工,觀摩真正的機器生產,還有親自的上機實踐,會讓技工們的水準,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這跟培養並不違背的。
核心的隊伍,一共有300人左右,其中包括了12名五級工,200名四級工,還有少部分比較出眾四級工,為他們提供的是精密的工具機,這是楊元釗專門他們準備的,不是現在世界主流的工具機,而是進入到了第三代的工具機。
普通的工具機,多是使用合金鋼,它的改變,更多的是精度上面了,根據不同的設計,讓精度逐步的增加,到了第二代,工具機的刀頭已經選擇了高速鋼,高速鋼,是在合金鋼的基礎之上的,提升切削的速度,一般而言,高速鋼能夠比合金鋼的切削速度,提升5倍以上,一些速度更快的,幾乎可以提升10倍以上,到了第三代,則是粉末冶煉的合金鋼,這種鋼,專門是為工具機設計的,已經是後世,90年代之後的技術了,在速度上面,相對於普通的高速鋼,又可以提升數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