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製造局成為專門製造軍火的兵工廠,江南船塢專營造船。江南船塢「仿照商塢辦法,掃除官場舊習」,採取商務化經營,生產業務大有起色,僅1905年至1911年的6年間就造船136艘,總排水量達到21000噸,所造艦船「船式美觀,工程堅實」。
實力很強麼的,按理說,這麼一個大工廠,應該被北洋收回,因為從某種意義上面,這本就是屬於北洋體系之中的產業,可是現在,從1911年開始,到1912年,船廠基本上停工整訓了,似乎在重組。
江南造船廠的重組,並不是在北洋的框架之下執行的,看起來一切正常,都是商股收購,可是在調查局無孔不入的調查之下,幾乎是個篩子,看了股東的組成就知道了,這麼一個造船廠,居然集中了北洋和革命黨的重要人物,甚至包括了大量的富商,總募股的金額高達1200萬兩,在目前的中國,除了西北之外地區,絕對算的上是一個龐大的投入。
中年人,或許就是富商之中的一個,或許。乾脆就是屬於北洋勢力的商股的代理人,其他人。沒有這麼容易的在天津直接找上西北。這應該是北洋和革命黨的一次聯合,在至今還擁有租界的上海。是一個很奇葩的東西,現在又向西北要求,很顯然,是發現了目前航運業的強大,按照這麼說,把這些東西給整合起來,進口一批新的機械設備的,江南船塢,甚至可以擁有生產萬噸級貨輪的能力。
一想到這裡。楊元釗就忍不住激動了起來,但是他並不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之中,一戰的時候,中國也有生產萬噸級巨輪的能力,歷史上,1918年(民國7年),正值一戰後期,美國政府以運艦缺乏,不敷協同助戰之用,由美國運輪部總辦韓麗和中國政府駐美公使顧維鈞。代表雙方簽訂合同,約定由江南造船所代表美國製造載重量一萬噸,排水量14750噸的運輸艦4艘,均為全遮蔽甲板型蒸汽貨輪。採用江南所製造的三缸蒸汽機驅動。指示功率3670馬力,要求六個月內完工交首船。
剛開工時一戰便已結束,遂暫停。1920年美國政府要求繼續履行訂造合同。1920年(民國9年)6月3日第一艘「官府」(m布魯西諾夫nd布魯西諾夫日n)號下水。該船身長131米,寬16.7米。高14.3米,吃水8.3米。速率每小時10.5海里。北洋政府海軍總長劉冠雄和美國駐華公使等都參加了下水典禮。第二艘《天朝號》(celesti布魯西諾夫l)8月3日下水;第三艘《東方號》(o日ent布魯西諾夫l)次年2月23日下水;第四艘《震旦號》(c布魯西諾夫th布魯西諾夫y)5月26日下水。這是當時中國造船業從未有的大工程,也是國外首次向中國船廠訂造的船艦。因此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中外報刊競相報道,稱之「除日本不計外,乃為遠東從來所造最大之船」。
按照民國發展的軌跡,無論是科技還是造船業的軌跡,民國二年和民國7年應該沒有明顯的區別,沒有引進大規模的生產裝備,可能唯一詬病的就是中國沒有設計能力,大部分關鍵的部件都無法生產,都是從國外進口組裝的。
調查局的分析相當的深入,甚至還詢問了一部分的專家,在上面寫道,中國已經擁有了5000噸級以上的能力的,甚至,在得到必要的支持之後,可以擁有生產萬噸以上貨輪的能力。看到這裡的時候,楊元釗似乎不敢置信的看著上面的最終評價,江南造船所已經擁有了製造萬噸級貨輪的一切能力,似乎之前他有些太小看中國的工業成績,疏漏了這個江南造船廠。
建港巴斯拉,西北擁有了在中東的一個楔子,可是如果沒有強大的海軍作為支撐,這個楔子,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到一戰結束,列強們恢復了實力的情況之下,細弱的中國根本就保不住這個花費了巨資的港口的,只靠陸軍,沒有補給,沒有增員,除了造成對方的損失,否則一切都得不到。
巴斯拉在的德國人的計劃之中,是一個龐大的海港,還是一個軍港,可是軍港沒有戰艦根本沒用,本來,楊元釗還準備過幾年,特別是一戰爆發的時候,通過跟德國交涉,用物資和金錢雙重的方法得到青島,在繼承了青島的德國船塢之後,在發展海軍,可是更好的機會擺在眼前,江南船塢有些複雜,可是楊元釗看重的不是船塢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