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他們在平時的勞動中表現得更加賣力。
扦插的桑樹枝開始的時候成活率並不是很高。
於是李治和司農寺的官員們就帶著一些人整日守在一旁認真地分析樹苗枯死的原因。
這是李治第一次認真研究農業。
之前更多的經驗其實都只是道聽途說。
幸虧司農寺的官員們都很有經驗。
他們掌握的一些常識和小技巧給李治帶來了很大的啟發。
經過幾天時間的觀察李治發現很多樹苗都是由於日光的暴曬而死。
這讓他忽然想起了前世父親扦插花卉時的一些操作。
小時候的他只是好奇地看著,對其中的細節並沒有注意過。
如今他仔細回想之後發現枝條的生長似乎對溫度和日照都有要求。
於是他便找來一些陶罐將桑枝栽培到陶罐里,然後擺到一塊不受陽光直射的空地上。
在等待的時間裡他讓人每天記錄桑枝的變化,還特意讓人施加了少量的農家肥。
先期栽種的桑樹和種植出來的那些農田李治並沒有急著分給那些戰俘。
因為按照正常的標準這些田地的數量還做不到平均分配。
而且一旦這些田地被劃分到個人手裡,那麼很多人就會自然而然地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家的田地上。
到時候就會影響到開發的速度。
俗話說升米恩,斗米仇,一味地多給這些戰俘好處其實並不是可取之道。
如今李治每天好吃好喝地供養著他們,並且勞動強度也不是很大。
這對戰俘們來說已經是難得的待遇了。
嶺南之地的人口實在是太過稀少。
幾乎隨處都能找到一些沒人開發的土地。
李治已經沿著廣州的西南方向開發了三個月,但到現在都還沒能看到下一處人煙。
眼下大唐的國土實在是太大了。
大到僅有的一千多萬人口都不用刻意開發就能夠找到一片賴以生存的廣袤土地。
這就使得大唐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非常困難。
很多偏遠村莊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個朝代。
李治在嶺南所做的事情就是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他要將這塊寶貴的土地開發出來然後將那些偏遠地區的居民整體遷移。
這是李治對大唐社會治理的一些想法和嘗試。
在他看來只有將百姓們整體納入中央的管理之下才能更好地維護國家的安定和諧。
也只有如此才能徹底削弱那些氏族對當地百姓的影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