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突然決定返回京都(燕京升為行在後,燕京稱京城,南京稱京都),必有大事發生。夏潯顧不得再與茗兒卿卿我我,立即趕去見皇上,一問才知安南國捅了個大簍子。
夏潯聽了不覺有些默然,心中暗道:「果然發生了這樣事情,原來事情起因竟是有人受賄蒙蔽天子,繼而安南黎王又動用武力殺掉了陳氏王朝的唯一繼承人。」
對於趁機對安南實施直接統治,夏潯並不是太熱忱。
明人嚴從簡論及安南得而復失時曾惋惜說:明朝失去安南,第一在於沒讓大將張輔久鎮安南;第二在於派駐安南的官員們貪墨暴戾,激起安南百姓的強烈反抗;第三在於明廷大臣們只會小門小戶的算計,而看不見保有安南的長遠之利。
其實問題不只是這麼簡單。諸如安南自立王國已經四五百年之久,不同於大明取代元朝,直接接手遼東行政機構的統治,大明對安南沒有一點來自中央政斧的直接施政基礎;諸如派駐統領重兵大將曰久尾大不掉的忠誠問題,諸如……要想直接占領,像中原一樣實行郡縣治理以當時的落後條件是辦不到的,如果硬是要辦,也不是不可以,問題是施政成本太高,多山多叢林的環境決定了他們村村寨寨的封閉讀力,官兵到了那裡,無法集結重兵,打游擊的話就像撒開的豆子,形不成合力。
至於某些人一旦想到了一個地方,第一個直覺就是占領,那是到了後來被外國強盜割肉割瘋了所產生的一種飢餓心理,就像有些挨餓挨怕了的人,哪怕成了億萬富翁,他無論走到哪兒,身邊照樣都得準備好各種各樣的食物,唯有如此,心裡才覺得安全。
夏潯在高位上已經坐了好幾年了,做事首先權衡的是利益。國家富強與否,穩定長遠與否,與疆域的廣大沒有直接關係,太廣大有時反而是個負擔,成吉思汗的江山夠廣大了,結果如何?
歷史上,安南之戰持續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中,明軍異地叢林作戰,與天斗、與人斗,損失極其慘重,不少名臣勇將都折在那裡,付出這麼大的代價,結果統治安南期間,沒給明廷和明國帶來一點好處,反倒讓明朝政斧和百府付出了巨大代價。
那時光是每年調運糧食、保證駐紮安南的軍隊和補給當地人民生活的各項財政支出,就超過了當時供應南北兩京的總和。明太祖朱元境曾說:「四方諸夷及南蠻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供給,得其民不足使令。若其不自忖量,來擾我邊,彼為不祥。彼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伐之,亦不祥也」
這是一個政治家務實的想法,而不是為了身後之名所做的考慮。安南不是遼東,對明廷不存在致命的威脅,把它拿在手裡,所獲得的利益遠不如間接控制的低成本,就像後來英法幾萬人就可以統治東南亞,不給自己造成負擔,還能拿到你想要的利益。
依據不同的環境和條件,應該採取不同的策略,甚麼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才能如何如何,讓你的父親、兄弟、兒子去埋骨異鄉,讓你把辛苦種出的糧食、織出的布區送到異鄉,卻不能從那兒拿回一點對國家、對百姓有益的東西,你反不反對?
如果你的邊界在雲南,你做不到國富民強,拿到了安南就能夠麼?接下來是不是嫌緬甸礙事再拿下緬甸?然後是占城、老拊、暹羅,真臘、印度……你每拿一個地方,總要和一個更新的地區、一個更新的政權接觸,你要無限占領下去才有信心保證自己的發展麼?恐怕到了那時候,就變成了熊瞎子掰苞米,掰一棒丟一棒,只要有一處出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起連鎖反應,付出巨大財力和犧牲所獲得的一切,如浮雲一般煙消雲散。
夏潯傾向於間接控制,在無利可圖時,有統屬關係約束著他們,有利可圖時,能為我所用。他不想把美國大兵眼中的「墓地」——越南,變成埋葬無數大明將士的墓地,換不來於國於民有利的東西,最後依舊是無奈地放棄。
安南歷來受中華文化所支配,以漢字為官方文字,以儒教為官方學說,行科舉,甚至連道教都學了去,風俗習慣方面也深受中華影響。這樣的國度裡面,要尋找一二代理人,是很方便的。所以先以剛柔並濟之策羈縻之,再以文化灌輸滲透之,足矣!
夏潯的沉默,在朱棣看來,卻是因為對安南情形的擔憂,他反而出言安慰道:「文軒無需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