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來人出價已經有足夠的利潤,楊老頭照樣表示出不滿意,表現出有可能吃虧的樣子,攛掇人家再大方一些。
「不能再添了,絕對不能再添了!老爺子,我們出門在外,不也圖賺個?你得給我留點利啊!我看,可以了,我不會再添了!」
眼看陷入僵局,楊老頭思來想去,見再爭不到利,突然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同意按出價成交。
楊老頭是天生的買賣人,東西來的便宜,賣得價格不算低,別看成交額少,賺到的卻不少。
才開店的日子,趕上行情好,買賣做得有聲有色。
那時,德寶齋的貨源主要來自一線農村,貨品質量參差不齊,基本上卻是老物。
串貨的到處擺地攤,碰到的機會多,買他的貨也能賺個小錢,回過頭來還跟他交易。
漸漸的,德寶齋老闆總結出一些規律,他開始有意識的弄一些比較特別的貨色,像民國時候的下等貨,槳胎的瓷器,畫得紅紅綠綠的小瓷罐、大瓶,稀奇古怪的讓人看了摸不著頭的小玩意,還有市場上比較多見的黑色提梁紫砂壺,他總想辦法弄來,某些在這方面得了利的小販子,還來他這裡串差不多的貨。
楊老闆店裡別看雜七雜八的堆滿了老貨,可是他並不懂行,等他學著別人去市場上淘貨的時候,那些牛角的、青玉質的、還有一些黑不溜秋的玩意,多是洛州人做舊的假貨了。
楊老闆買回來,或者泡在茶杯里,或者直接在暖瓶中,用熱水浸過,然後花精力擦上半天,一邊欣賞,一邊放到櫃檯里。
因為他給人的印象是令人信得過的老行尊,某些才入行的便過來聽他忽悠,為他的那些打眼貨買單。
你別說,他買的假貨不僅賣出了,還賺到了錢。
楊老頭是做生意,不管真假,只要賺到錢,就快活。
「呵呵呵……三十買的貨賣了三百多。」老楊頭高興了。
老楊頭做生意有一套,稀里糊塗來,稀里糊塗走,他的口頭禪是「瞎買瞎賣,碰著瞎眼的賺兩塊」,他說的很實在,好多混跡古玩行的販子都是這個想法。
所以,在某一段時間內,老楊頭很得意。
人得意了往往露出些弱點,老楊頭的弱點在那張嘴上。
老楊頭不懂行,卻偏偏自以為懂行,所以有些人的貨他看不上,人家的好多老貨,花了不少錢的好貨都被他當成假的,他常常說起來,完全是內行的口吻,向外人宣揚。
一些眼力不濟的人信了他的話,給人家的生意帶來壞影響,所以一些鄰居跟他合不來,對他嗤之以鼻,非常厭煩。
當然,馬傑克也是受害人之一。
馬傑克有個和尚缸堵在屋子裡,擋了半截櫃檯,想儘快賣出去,被一個討厭的饒舌者壞了買賣後,被當地的一個想皈依佛門的人看上,連同馬傑克的康熙六十一年的大鐵鐘,給價一萬五千塊。
那人那次逛市場是在等去津城的火車餘暇中,所以只能回來交易。
可惜那人再次來時,馬傑克並沒在店裡,而老楊頭和別的店主不知向人家說了什麼,使那筆交易泡了湯。
其實,那個買家很誠心的,不久後,他在開區征了上百畝地,建了遊樂園,幾年後關掉遊樂園,修了個寺廟,和尚缸和康熙大鐵鐘正是他需要的東西。
馬傑克那件康熙大鐵鐘,製作精良,聲音雄渾,有一百多個銘文,重百十斤,本來就是寺廟裡的東西,卻被同行給攪了局。
當然,那東西很少見,賣不掉不算損失,可是大鐵鐘個頭不小,占地也大,來回搬動不方便,所以馬傑克沒心思留著。
老楊頭眼力不濟,可是在鄉里串貨,也賺到個大便宜。
那是一件大明嘉靖年制的官窯青花罐,通身繪畫青花獅子,飄帶悠悠,很有意趣。
罐子青花色濃艷靚麗,胎質堅密,磨損光滑,能清楚的看到淘練不精殘存的遺蹟。
雙藍圈六字款,寫得非常規矩。
嘉靖年的官窯瓷器其檔次和水準當然與明早期永樂宣德沒法比,可是也不容易得。
只是罐子有損,口部缺肉,才留下遺憾。
那罐子是老楊頭花了八十元淘來,有人給價八萬,他捨不得出手。
第三四二八章 自以為撿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