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老朱看著楊軒。
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此刻的心情。
本以為楊軒前面說的辦法已經夠好了,沒想到他又給了自己一個驚喜。
見老朱只看著自己不說話,楊軒以為老朱讓自己繼續說。
他在心裡組織了一下措辭,便道:「陛下,若此項政策實施下去,那麼對於平衡南北方的文道差距,具有極大的作用。」
「因為每個省份固定的錄取名額,像江浙等地的科舉大省,競爭難度,將會直線上升。」
「如此一來,很多人南遷之人將會想辦法將戶籍遷回北方。」
「針對此種行為,我們也可以頒布相應的政策。」
「比如,三代以內南遷的,可以遷回北方。」
「因為南遷時間短,他們的鄉土之情還是很深的。」
「若是三代以上,恐怕鄉土之情已經很淡了,最近一兩代,已然成為了土生土長的南方人。」
說完,楊軒停了下來,靜靜等待著老朱的評價。
過了好一會兒,老朱一拍大腿,大聲叫好。
「楊軒,咱果然沒看錯你。」
隨後,老朱又和楊軒就科舉的一些政策進行了商討。
…
次日,老朱頒布了進行恩科北場的聖旨。
聖旨到達北方各省之後,當地官員出錢出力,就算是綁也要把本省的學子給送到京城參加恩科。
他們可是知道此次恩科老朱有多生氣,誰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給老朱上眼藥。
而在京城,恩科北場的聖旨一出,群情激奮的北方學子很快就被安撫了下來。
他們紛紛表示,上次只是沒有發揮好,等到恩科北場,就讓眾人看看他們的實力。
對此,南方學子只是不屑一笑,絲毫沒有將他們的豪言壯語放在心中。
…
武英殿。
老朱召見了劉三吾,楊軒也早已在這裡等著了。
「臣劉三吾參見陛下!」
「平身!」
「謝陛下!」
「此次恩科,你給咱搞成了這個樣子。」
「按理說咱應該治你的罪的。」
「但是,咱現在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老朱開口道。
「請,陛下示下!」劉三吾道。
「咱準備任命你為主審官,編纂科舉的教材。」
「此次恩科,咱算是看明白了,南北學子,差距巨大,和教材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咱準備統一教材。」
「楊軒,你給他好好說一下。」老朱又看向楊軒。
「是。」楊軒拱了拱手,然後將編纂科舉教材的要求細細說了出來。
同時還給劉三吾舉例了標點符號的應用方法,以及每個符號都代表什麼意思。
聽完楊軒的解釋,劉三吾激動不已,當即拜倒在地。
「陛下,此事一旦完成,必將成為一項重大創新。」
「今後參加科舉的學子,也必將感念於陛下。」
「哼,少說這些沒用的話,咱只給你一年時間。」
「一年之後,咱要將新的教材發行天下。」
「三年之後的科舉,要保證每一名學子都有新教材。」
老朱道。
「臣領命!」
「下去吧!」
「臣告退!」
「楊軒,你帶著允炆,好好監督他們的進度。」
「是。」
事情就這樣安排了下去。
劉三吾也開始廣發英雄帖,召集各地有名望的大儒。
編纂新的科舉教材,這不是他一人能做得到的。
必須找幫手。
畢竟,聖人之言,各家的解釋都不同。
而此次編纂新科舉教材的重點就是將每一句聖人之言的解釋都統一。
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只要做成看,名留青史是必然的。
沒有哪一個大儒能拒絕
第123章 洪武三十一年,錢塘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