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最後問了大臣一句。
『盛世究竟什麼最重要?是國力還是繁榮到極點的燦爛文化?』
大臣說:『盛世最重要的是民心,真真正正的民心嚮往。』
『如果是兵馬強大,國家強盛,能不能說是盛世?』
大臣說:『真正的盛世,即使是過了幾百年、幾千年,一樣會使的世人嚮往那樣的時代。而盛世當代的人,一定會清醒的感受到民心所向。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迎來了一個光明正大,使人歸心的時代。』
對話便結束了,楚王當晚感嘆說:『寡人駕馭萬民,如果不得民心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但是臣子們可以投降,可以成為其他國家的貴族,他們如果也不知道民心的重要,這不是往楚國的樹根上放了把火嗎?這把火不滅掉,遲早是要把我楚國這棵大樹統統給燒成灰燼的啊。』
此後,楚王就不重視自己得不到民心了,任命別人做事情的時候,反而經常考察臣子們是不是重視民心,而不是貪官或者酷吏。
不錯,酷吏也不是永遠不能用,可是他的適用性小之又小。
換句話說,需要斷臂求生的時候,不用酷吏也無人可用了。
早些鼎定天下,為此死的人還少些。
流落到斷臂之時,要麼我有錯,要麼我的臣子們都沒什麼本領。
哪怕我的大臣們有錯,這一樣是我的錯,因為自己發掘不到大才,反而任用了犯錯、不能拿出功績、至今默默無為的人,我自己一樣有過。
古代的《論語》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世界上出了問題,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我自己,我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與其去責怪那些我自己任用的人,不如承擔問題,真正的取信於他們。如果我任用你們了,你們幹得好,功勞是自己的。如果你們干不好,是我不能體察後果的過失。
喜歡開天闢地見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