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流依舊出言勸說,聽了沐天流的話眾人內心都是不同意的,李朝生這時回頭看了看盧象升與孫傳庭這二位可以算是大明最忠之臣了,只見二人這時面色怪異,要說勸說君上,他們也不是沒做過,可是結果是什麼,咱們那位陛下壓根就不是一位聽勸的人啊。
不過他們卻從沐天流身上看到了他們曾經年輕時候的影子,那般的意氣風發,那般躊躇滿志,一心為國,可是唉……
「君視臣如手足,臣則視君如兄父,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為仇寇,這才是天地至理,他崇禎不把百姓當人看,那百姓憑什麼把他當做王,你出生公侯之家,沒經歷過人間疾苦,我不怪你,可是這藍田書院,這些學子,誰人家不曾經歷過那恐怖的災荒。」
「那段時光離現在並不遠,那曾經挨餓的日子也就在眼前,想想那段日子,那段吃不飽飯的日子,你們心心念念的陛下在哪?在陝西饑荒,易子而食的時候伱的那位陛下在哪?」
「我們需要他的時候,他不出來,現在我們不需要了,他卻跑來要當我們的王?這天下有這般道理嗎?就因為他生在朱家,是朱家的皇帝,就能對我們予奪欲求,這還有天理啊?」
李朝豚越說越生氣,聽了這話在場學子都沉默了,他們大約都在十八九歲,二十歲出頭,那段易子而食的歲月並沒有他們想想中的那般遙遠,也就在十年前,那時候他們八九歲。
也都有了記憶,這時候很多人都記起了當初那段吃草根都很難吃飽肚子的日子,那時候日子太難了,草根樹皮都不夠吃了,他們一家子要不是逃難進了藍田縣,那裡有今日美好的生活,還上學讀書,那都是做夢。
有幾個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甚至有幾個女孩竟然在暗暗啜泣,她們就是易子而食的主角,當初他們就差點被自己親生父母跟別人交換吃掉,弟弟是不能吃的,因為弟弟是用來傳宗接代的,可是她們這些女孩是可以吃的,女孩在他們的父母眼中是賠錢貨,吃了也便吃了。
要不是縣尊商隊到各地看到這種被遺棄的或者要被吃掉的孩子就會救助,用了兩斗糜子幫他們從他們狠心的父母手裡救了下來,並且養在了藍田救濟院之中,到了年齡還讓他們上學,學知識,改變命運,他們早就成別人嘴裡一塊肉了。
易子而食,簡單的四個字細想起來,那就是人間慘劇!
李朝豚幾句話說到所有人的心中了,這群學生這時目露仇恨的看著沐天流喊道:「是啊,小王爺生來就是含著金羹匙的,跟我們豈能一樣,你沒見過易子而食的慘劇,如何敢讓我們忠君愛國!」
「是啊,莫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良,老子當年跟我爹娘挖樹根吃的時候,怎麼沒見咱們那位陛下站出來救救我們啊,現在我們都好了,他卻站出來說他想當我們的君主了,這世界上哪裡有這般好事!」
「沒錯,我當年差點被人吃掉你知道嗎?你被人剝光過,用秤約過嗎?看看你有幾斤肉,能夠吃幾噸的,嗚嗚……你試過嗎?」
說著一個女生崩潰的大哭,看著女生崩潰大哭,周圍人連忙勸說,別哭了,沒事了,咱們現在在藍田,有縣尊日子一定會好的。
看著下面哭泣的女生,李朝生嘆息一聲道:「百姓的日子太苦了。」
而一旁的盧象升與孫傳庭也變了顏色,他們是帶兵打過仗,知道百姓的日子多麼苦,他們是真的見過易子而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場景,正因為如此,他們心中感觸更深,他們知道這一局這位沐王府的小王爺輸了,輸在人心,輸在事實啊。
哪怕有千般手段,萬種招法,你也不能否認在陝西大災之時,崇禎並沒有做出任何救助,甚至連該交的糧餉都沒有一絲一毫的退讓。
這一點崇禎有負於民,所以百姓不信君王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啊。
二人嘆了口氣,不在說話,別說百姓了,就算他們這些一心忠於大明的臣子又如何,最後不也落了個這般下場嗎?
想著二人不在多言,看看天空,長嘆不已。
這時
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樣的藍田縣尊真的是父皇比得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