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語振聾發聵,讓在座的御史大臣們啞口無言。尤其是陸仲宣,面色漲紅,卻無法反駁。
見狀,老謀深算的他毅然站起身來,對李安說道:"據本官所知,東市中確有一家胡人鋪子在銷售琉璃,雖然銷量有限,但也算是民間生意。李公公難道不知道這件事?"這番話無疑是在刻意找茬。然而,李安並未被激怒,反而露出了標誌性的微笑,反問道:"那這胡人可是我大梁國的百姓?"話音一落,頓時令眾人啞然。
這等於是說,即便有胡人做此生意,與我們大梁人民也毫無關聯。相反,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為國家創收。
就在眾人沉默之際,顧學武卻突然抬頭說道:"你胡說八道!胡人也是人,也是百姓!雖然不是我大梁的百姓,但也是他們自己的百姓啊!所以,與胡人爭利,也是與民爭利!"
這番話讓在座的文武百官們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他們從未想到,顧學武竟然會說出如此荒謬的話。畢竟,梁國和湖人素來不和,怎麼能將他們等同於自己的百姓?這不是顛覆了常理嗎?
見狀,梁青雲立即皺起眉頭,沖身旁的侍衛一揮手,"把他拉下去,責罰一百大板!"他顯然無法接受這種"異端"之言,急於嚴懲此人,維護住官場的秩序。
著這番話落盡,眾目所集,皆向顧學武投以憐憫之眼。百軍棍之刑,恐怖如斯,即便鐵骨錚錚的將軍亦難承受,更遑論顧學武?其體已至極限於二十棍。然而,梁青雲面無悲憫,顯然早已對顧學武心生不滿,此刻的言辭無疑給了他施刑的絕佳藉口。倘若梁青雲勢力穩固,僅此一言,足以讓顧家三族落得滅門之災。顧學武也在這一刻醒悟,自知言過其實,於是跪地求饒,聲淚俱下。
這一言,不僅是悖逆,更是通敵之罪,其地位尊崇而言行如此,令在場所有人都不屑一顧。即便是與梁青雲勢均力敵的趙青如,亦是眉頭緊蹙。內鬥尚可,面對外敵,尤其是胡人之威脅,趙青如與梁青雲必將同仇敵愾。
然而,顧學武的悔悟為時已晚,無人肯伸出援手,即便其位高權重的叔叔亦默不作聲,恐牽連家族。
在這般敏感議題前,誰敢多言半句?
行刑之事迅速展開,士兵將顧學武拖出大殿,不遠處便開始執行。隨著鞭聲響起,顧學武的慘叫頓時響徹殿堂,令所有人不寒而慄。
事實上,如此場面已是多年未見,自老皇上在世以來,梁青雲雖位高權重,卻鮮少有此等嚴刑。
此刻的殿中,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複雜情緒。
梁青雲的決斷雖然鐵血無情,但也讓所有人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言行,內心深處不禁生出一絲凜然。
伴隨著這一幕的上演,朝堂眾大臣投向梁青雲的目光中潛藏著難以名狀的情緒。他們未曾料到,梁青雲竟藏有如此剛烈與決斷的一面,這與他往日溫文爾雅的形象大相徑庭。朝中眾臣望著他,仿佛看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君王,他們心中湧現出一種震撼——似乎是一條蓄勢待發的猛龍正展翅欲飛。此前壓抑他的兩位王爺,現已風華不再,這本非眾臣所願見。他們懂得,一旦梁青雲真正崛起,悲劇的序幕恐怕將首先在他們身上上演。
而對於戰場上的武將,此情此景無疑是一劑強心劑。他們在梁青雲身上,仿佛看到了昔日皇上的英姿。大殿內,那綿延不絕的慘叫聲在每個人心中迴響,直到漸漸消散,意味著顧學武的隕落。對此,李安始終保持著超然的態度,他的內心波瀾不驚。
而陸仲宣的處境則是極為尷尬,他現身於眾人面前,仿佛身陷絕境。試圖反駁卻言不由衷,欲退回人群卻成為眾矢之的。
他的額頭布滿冷汗,心中焦慮萬分。他的目光偷偷尋求御史大夫的救援——作為對方的親信,他寄希望於此時能有所作為。
而御史大夫的微微點頭,給了他一線希望。這意味著御史大夫將不會袖手旁觀,這讓陸仲宣心中一陣欣喜。只要御史大夫介入,至少自己不會過於被動。
御史大夫內心充滿憤怒,顧學武的不當之言直接破壞了他精心布置的棋局。
若非顧學武的莽撞,李安此刻或許已身陷囹圄。但顧學武的行為,不僅使自己陷入困境,還讓整個局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