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沐幹了一筆大買賣。
擊剿倭寇購賞一百多兩銀子還沒在懷裡捂熱,就被陳軍爺十分任性地撒出大半到廣東府買了幾個小物件兒回來。剛知道陳沐要他辦這事時,邵廷達還以為陳沐被倭寇的弓箭把腦袋射壞了,光想去廣州府惠民藥局把程宏達請來給陳總旗看看傷。
當然,在懷裡捂熱這只是形容詞,將近八斤的銀子,陳沐不會傻到揣在懷裡,真那樣走一天非要被墜成鑼鍋兒不可。
「關匠,你說能磨出來,東西陳某弄來了,你看看。」
如今關家父子有自己的匠坊,坐落於將來村落工地左近靠著一條小溪。包含鐵匠房與木匠屋,再加上他們一家七口的住宅與小倉,圈了方圓六丈的地,溪對岸三百畝地都是陳沐的私田。
不過如今匠坊還僅是一片雛形,只有關家父子壘起的幾個簡陋小屋,鐵爐和木工屋倒是已經壘好。陳沐的『總旗衙門』還沒蓋好,哪裡有空閒勞力來蓋匠坊。但是在規劃上,陳沐是想讓周圍至少方圓十五丈林地都成為匠坊——匠人很重要,他還要想辦法再多招募些工匠。
現在三個工匠剛好夠使,多了他養不起,何況也用不到。但將來就不一定了,陳沐估計他手上將來至少要有十名各類工匠,才能供給他的各類需求,再多就不能在自己三百畝地周圍,而要把匠坊搬遷到北江岸邊才行。
水力,有時比人力更好用。
陳沐攤開的手掌心,是兩塊小娃手掌大小的片狀白色水晶,光滑透明。
像這樣的水晶片,他讓邵廷達身攜百兩銀錠,帶旗軍前往廣城花費七十餘兩買入五片,一路馳回清遠,不可謂不貴重。有時候腦子裡小發明太多,反倒更容易讓人舉棋不定,燒沙子制玻璃確實聽起來不難,但對陳沐而言一竅不通,左思右想認為這必然會付出大量時間精力與銀錢。
偏偏,隆慶元年春,陳沐發現自己最缺的就是時間。
他像個生手獵人般瞄準自己在白元潔之後的第二個獵物——兩廣總督譚綸,這個精於兵事後來被稱作萬曆年間國之干城的文官。陳沐記憶里對這個時代為數不多的了解與今生見聞相互印證,戚繼光、譚綸、張居正,大明王朝一個新興派系在大國西南五嶺之中的清遠衛總旗眼中看見細枝末節。
在這其中重要的一環,譚綸,此時正坐鎮清遠一江之隔的肇慶府兩廣總督衙門,並不日即將北上籌邊。
這是陳沐第一次看見直上九霄的機會,如果抓不住,便可能是他這輩子最後一次機會。而抓住這個機會,便在於陳沐掌中這兩片水晶。
這與他在廣城眼鏡店看見的鏡片是同一事物,不過價格要稍便宜些,未經加工的水晶片作價十二兩一片,如果一切順利,僅需一片半便能達成他的目的,但怕就怕不順利,故而他教邵廷達買回五塊以待備用。
遞給關元固的紙上用炭筆畫著一大兩小三塊凸透鏡,剛好用掉兩塊水晶片還能留下些邊角碎料。儘管心裡早就想清楚這很可能會失敗,臨至此處還是不免心疼,對關元固一再叮囑道:「一定要打磨透明,絲毫不可有差錯!」
他要讓關元固打磨三個鏡片,用來做一具正成像的單筒伸縮望遠鏡,獻給即將北上籌邊的譚綸。
儘管他還沒想好望遠鏡做成後怎麼獻,甚至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做好,但心中對獻出奇物的回報已經有了預期,預期就是短期內不會有什麼回報——七十兩混個眼熟,會不會代價太大?
陳沐認為這完全值得,至少在現在,他並沒有那麼缺錢。
關元固曾幫清遠衛高官打磨過琉璃盞,但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完成陳沐交給他這個做出鏡片的使命,甚至「鏡片」是啥?他都弄不清楚。
「總旗放心,小老兒一定盡力而為,就算不能打磨,也試著雕出其他東西,當作吊墜賣掉興許能提些價錢。」關元固倒是盡心盡力想著如何為陳沐省錢,他畢竟專職鐵匠木匠,並非琉璃匠,心中沒太多把握。陳沐卻對他非常放心,擺手道:「無妨,你盡力打磨,那些事等最後不成再說。」
隨後陳沐問了關尊班做牛拉手搖播種機的事兒,被告知最多七日就能做好一架,不會耽誤農事,這才放心準備離去。就見田壟那頭通往安遠驛站的小路上,傷口
第三十七章 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