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剛剛從夏宮搬出來還不到三天的歐陽又一次回到皇宮,參加軒轅宮裡一月兩次的大朝會。
一如既往地站在大殿最前排最左側的角落,歐陽卻比從前還要困頓疲乏。
從宮外到宮內需要消耗的時間更長,起床的時間也更早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卻是入宮之後,曠了幾日的戚雲恆拉著他在乾坤殿裡舉行了一次時間短暫但卻兇猛激烈的「早朝」。然後,戚雲恆神清氣爽地到龍椅上坐著歇息去了,歐陽卻得腰酸腿軟地在大殿裡繼續罰站。
——真真不公平!
——下一次的早朝乾脆別來了,休沐的時候再進宮!
歐陽一邊憤憤不平地胡思亂想,一邊左耳進右耳出地聽著官員們參人奏本。
鼓勵生育的事被戚雲恆壓了下來,以戶部擬定的章程不夠詳盡且太過想當然為由,打回去讓其重新擬定。
以官僚們的一貫尿性,這麼一挑剔,一拖沓,磨蹭個幾個月,此事很容易不了了之。
戶部里都是文官,最怕的是擔責任。
現如今,春耕的事雖然已經步入尾聲,老天爺也足夠賞臉,竟然沒在這一年的這段時間給戚雲恆找麻煩,鬧出不可忽視的天災,但戶部那邊要做的事情依然多得沒完沒了,根本沒空閒對鼓勵生育、催生人口的事緊追不捨,抓著不放。
這件事原本不是一年兩年可以看見成效的,與官員們也不存在切身的利益關係,做成了固然是可以升官發財的政績,但做不成也不會影響他們的正常升遷。
於是,這一次的大朝會上,相比忙得腳打腦後勺的戶部官員,掛在吏部轄下且一向秉持沒事找事原則的御史台的言官們反倒更為活躍一些。
自打正月十五過後,大殿左側的武將序列愈發地人丁稀薄。
大半的武將都已奔赴各地,保家衛國,效忠皇帝。但他們的家人卻留了下來,其中不乏精力充沛卻無處可使的半大小子,憑藉著父輩乃至爺爺輩的拼搏和運氣,得享榮華富貴,本人卻胸無大志亦不知立志,整日遊手好閒,成群結夥地聚在一起聊貓逗狗,給京中百姓平添了不少煩憂。
聽到連續好幾位言官上奏章責斥這些勛貴之後,歐陽竟萌生出了「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奇妙感慨。
想當年,歐陽也是這些紈絝中的一員,只是不屑於和平頭百姓們較勁,專門找那些同是紈絝的公子哥們下手。以歐陽為首的這一幫人又有些物以類聚,個個唇紅齒白,英俊瀟灑,結伴出遊的時候,更是香車寶馬,好不風流,相當地有看頭。再加上他們再怎麼胡鬧也不去撩撥百姓,百姓們便生出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久而久之,竟將他們這夥人戲稱為京城一景,有些人甚至還特意呼朋喚友地進城圍觀。
現如今,這些新晉的紈絝們卻是有些不大講究,互相之間爭風較勁不說,還借著身份之便欺男霸女,肆意妄為,使得京中百姓很是怨忿不滿。
禁衛定時巡遊之後,這種情況倒是有了一定的改善。因禁衛都是皇帝陛下的親兵,而如今的這位皇帝陛下又相當地「念舊」且有「擔當」,禁衛們自覺有了靠山,做起事來自然有膽量,凡是遇到紈絝鬧事,絕對是抓起來,送衙門,沒商量。
與巡街禁衛相對應的衙門又是巡察監,乃刑部下屬,頂頭上司名叫朱邊。這人最不怕的是得罪人,最喜歡幹的事情是得罪人,只要收到禁衛丟進來的紈絝,那是能怎麼嚴苛怎麼嚴苛,誰來說清都不好使。偏偏這人還是皇帝陛下的近臣外加功臣,真要是鐵了心想整治誰,別說紈絝們的老子和爺爺沒有法子,是皇帝陛下也會退避三舍,給朱邊面子。
一來二去的,吃到苦頭的紈絝們便學乖了,一到禁衛巡街的時間,能不出門不出門,不小心出了門的,也趕忙想法子從街道上消失。若是一不小心惹出事端,家裡出面都捂不住了,那也是寧可去京兆府尹那裡自首,也絕對不進巡察監的衙門——京兆府尹管的是平民百姓,乃是吏部轄下,做事一向一板一眼,絕不逾越,擔當京兆府尹的官員得罪不起紈絝們的老子和爺爺,吏部尚書米粟也不是朱邊那種做事不講情面之人。
但至今為止,紈絝們倒也不曾犯下人命關天的大案要案。只是這京城也不能因為他們暫時沒惹出大禍任由他們禍害下去,言官們的想法也是與其亡羊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