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貴道:「你願意投靠我嗎?」
韓勇道:「給什麼好處?」
黃立貴道:「給個校尉願不願意?」
韓勇道:「還可以,一個月俸祿多少?」
黃立貴道:「一個月一百兩銀子?」
韓勇道:「很不錯,可以預支嗎?」
黃立貴道:「可以。」
韓勇道:「那就先預支三十兩銀子吧。」
黃立貴將三十兩銀子交到韓勇手中,韓勇拿到銀子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魏同道:「大哥不怕他一去不回。」
黃立貴道:「區區三十兩銀子就能看清一個人的本性值了,而且為了區區幾十兩銀子就言而無信,這樣的人也沒有什麼出息。」
過了一個時辰,黃立貴道:「事情都辦完了嗎?」
韓勇道:「辦完了。」
黃立貴道:「都幹了什麼?」
韓勇道:「就是把我以前的債還了,你是不知道啊,我走的時候他們對我可是千恩萬謝。」
魏同道:「還債不是應該的嗎?有什麼驕傲的。」
黃立貴道:「還了就好,別讓人指著脊梁骨罵。」
在拿下芮城之後,打通了黃河兩岸的通道,從此以後從河西到河東暢通無阻。
從華陰縣的五萬大軍通過風陵渡口來到了芮城縣,兩軍匯合有近十萬大軍。
黃立貴將三萬大軍的兵符交到魏同手中,對魏同說道:「我說給你一個大的官職我沒有違背諾言吧。」
魏同對於黃立貴感激涕零,說道:「我一定不負你的期望,指哪打哪,毫不含糊。」
蜀王問陳武道:「將軍今年貴庚啊。」
陳武道:「我今年剛滿二十。」
蜀王道:「將軍真是年輕有為,之前遇到的的挫折,只不過是為了磨練你的意志,咬咬牙就會過去的,你不必放在心上。」
陳武道:「多謝大王教導。」
蜀王道:「我只不過比你痴長些年歲,懂一些道理罷了,你能說說你的過去嗎?」
陳武道:「我本來是江陵縣人,土匪覬覦我家財富,將我家屠戮一空,在家人的拼死保護下得以生還。」
蜀王道:「一個孩童受這麼多苦,真是難為你了,後來呢?」
陳武道:「後來我想要參軍,可是半路上被餓狼偷襲受傷,我暈倒在路邊,被魏國的王爺救下來了。」
蜀王道:「你的運氣不錯嘛,然後呢?」
陳武道:「之後我想要參軍,可是王爺表示我年紀小,軍營不會要我,問我願不願意跟隨他。」
蜀王道:「你跟著他了嗎?」
陳武道:「我跟著他走了,然後他收我為義子,教我武功和兵法,帶著我親臨戰場,感受戰場的氛圍。」
蜀王道:「那他對你很好。」
陳武道:「是這樣的,我隨他一起出征,可是他被魏王污衊謀反滿門抄斬,我也被朝廷通緝,只能過著東躲西藏、朝不保夕的日子。」
蜀王道:「日子一定很難過吧。」
陳武道:「沒錯,我逃難到洛陽被當時的洛陽郡守收留,我為他四處征戰,讓他在洛陽安享太平。」
蜀王道:「那你又怎麼占據中原,成為鄭王的。」
陳武道:「後來郡守大人年老體衰,又擔心他死後洛陽被外人占領,所以將洛陽託付給我,我以洛陽為根基攻打中原,最終占領整個中原地區。」
蜀王道:「那你為什麼又攻打關中呢?」
陳武道:「因為中原四面皆是敵人,根本無法發展,所以我在關中混亂之際進入關中,然後平定關中騷亂,然後將都城遷移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