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神閣中文網www.biyange.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曾國藩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是不管對錯,對於孟海公這種級別來說,都是聽著很有道理的。
但是說著說著,從農說到吏,再從吏說到官僚說到制度,就有點不對味了。
從曾國藩的角度來說,要求的是自上而下的改變。官方態度重視,中層官吏清明,然後才能讓下層農民富裕起來。
這種意識形態,一方面是曾國藩作為能臣站在國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本質上來說,以制度自上而下的去推進,本身是沒毛病的。
但是有一點卻是自古以來永恆不變的真理,那就是制度都是正確的,落到腐朽的人手裡那就腐朽了。
甚至不用說腐朽,純粹是法制之外的人情就足以讓制度的初衷發生很大的轉變。
按照曾國藩的理念就是,上層英明,吏治清明,下層農民的地位重要性自然就表現出來了。
說誇張一點,當初孔子還說大家都是道德圓滿的聖人,那天下都太平了呢!然後這種思想整出來有啥意思?
你曾國藩是厲害,你還大公無私,你大佬還以身作則,一心為了國家強盛。
但是!關我啥事?
雖然天下官吏不可能都是那種損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但是恐怕有些時候還要更甚之,反過來盤剝百姓的不在少數。
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這種事情從來都是少不了的。
可以說無論是孔子的理想國度,還是孟海公所知道的,所謂殺貪官殺的最狠的朱元璋,都不是在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矛盾的方式。
孔子的理想境界不說,壓根就不可能徹底做到的事情,你還不如直接說共產按需分配算了。
至於說刑法,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對貪污官員的打擊力度來看,朱元璋絕對是最狠的,對貪污官員採取剝皮抽筋等極刑,而且在位期間殺了15萬貪官,但是,效果微乎其微,貪官們仍前赴後繼的進行貪污,反而越殺越多!
明朝的貪污不斷的另一個理由是官員的俸祿過低,當時正一品官月俸米八十七石,正四品二十四石,正七品七石五斗。合成銀兩,一個縣令月收入不過五兩,折換成現在幣值,一千元左右。如果不貪污,大明王朝的官員們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即使殺人無數,明朝一朝始終在貪污的籠罩之下。
這個就比較過分了,畢竟在封建社會談什麼公僕沒意義,歸根到底還是要他們去做事,總歸要先把他們養活了才有後面的事情。
所以只能說是多方面相互配合最好。道德培養當然需要,不管怎麼說,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培養總比什麼「書中自有顏如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類的要靠譜。如果說這種功利的思想成為主流,那很多事情就徹底完了。
而生活保障卻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以隋朝舊制來說,還沒有朱元璋那麼誇張的套路,生活費什麼的還是很多的,這一點曾國藩也不準備反對,不養活自己還談道德的並不一定就更有用,很多時候對百姓來說吃飯比道德重要,如果官員是那種清談道德的大佬,反而會壞事。
在然後,警戒線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朱元璋那種酷刑加上各種密探機構都搞不定的事情,什麼樣的警戒線才有用?
一般來說,談到這個問題,就會拿雍正來和朱元璋做對比。
雍正皇帝,未登上皇位之前就被人稱作是冷麵王,登基之後更是大刀闊斧改革,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將官員的薪酬俸祿一減再減,雖然引來了無數的罵名,但是卻充實了國庫,將大清王朝從敗亡線上拉了回來。
雍正在位時誅殺貪官不計其數,在追查貪官時,就是死也不放過他,讓他的子孫做窮人。雍正說:這些人自知罪大惡極自身難保,就想一死抵賴,借死保住財產,讓子孫後代享用,這萬萬不行。
雍正的招數相比朱元璋印痕的多了,相比朱元璋狠辣的誅殺,雍正的招數更是誅心之舉,雍正打擊貪官的辦法分三步:
1、首先罷官,然後再索賠,這樣就堵死了貪官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