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葉城。
來自伊麗河谷、碎葉川的諸侯,帶著大隊的受封騎士湧入城中。
皇太子嘉文坐在點將台上,左手邊是伊麗國王羅嗣業,右手邊則是北庭道經略使兼左都督、伊麗太守牛進達,右都督兼碎葉太守郭孝恪。
「上柱國、趙守忠騎士,拜見太子殿下!」
來自碎葉川的兵王趙守忠帶頭參拜皇太子。
嘉文抬手,「眾騎士免禮平身,賜坐。」
看到這些在西域紮根的受封騎士們,太子感覺很親切。
自皇帝開創了騎士封銜後,大秦授封了無數的騎士,這些騎士每一個都是百戰經驗的老兵,他們也基本上都是士官兵銜,或是特殊的士官長們。
在大秦如今的軍隊體系中,兵將分離制度越發成熟,訓練和指揮已經分離出來。軍隊三衙之中,中高級將領們負責的是指揮,但在非戰爭之時,卻並不直接統兵和訓練士兵,他們留在三衙各軍衛之中,只負責研究戰法軍陣,以及在羽林宮和講武堂負責傳授兵法等。
直接統領三衙各軍衛的軍官,一般都是以營為單位的營指揮使等中下級軍官們。
而負責軍事訓練的,則是各級軍士長,在基層帶兵的則全是士官們。
各級軍士長們,分別擔任著營、都、隊的參謀長、參謀之職,專職負責訓練,而隊頭以下的隊副、火長、火副等都是由各級士官們擔任,他們負責帶領、操練。
正是在這種改變下,使的如今大秦三衙軍隊體系下,對負責練兵帶兵的軍士長和士官們格外看重,這些人就是軍隊的脊樑,軍官們是軍官的頭腦。
許多普通出身的士兵雖然作戰勇猛,立功不少,但限於文化少等,難以晉升為指揮軍官,於是轉走軍士長路線,成為專職帶兵和訓練者。
皇帝為了彌補他們無法走上軍官指揮位置,無法授階升職,於是特給他們留下士官長這麼一個特別位置,並給這些優秀的士官長們授騎士銜。
獲得騎士銜的軍士長、士官們,會獲得騎士永業田,會獲得朝廷頒授的戰馬、鎧甲、盾牌、弓刀長矛等裝備,他們相當於進階的府兵,精備更精良,訓練更有素。
農時耕種,閒時負責訓練士兵。
一旦有戰事徵召,他們就是軍隊的底層士官軍官們。
尤其是在西域等邊疆之地,這些騎士們是朝廷最可靠且忠心的力量。
朝廷僅在北庭的伊麗河谷,就封有三千多名騎士,這意味著,朝廷隨時可以領靠這三千多名基層的士官們,迅速組建一起十倍數量的大軍。
在碎葉川,雖然朝廷控制力不如伊麗,可也依然在這邊授封了許多騎士,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塊授封的永業田做為騎士莊園,他們不但自己是優秀的百戰老兵,且還有特權,可以從家族子弟中挑選年輕優秀者做為自己的騎士侍從,打仗的時候,可以特許帶上戰場,若有功,與衛府營兵一樣論功升賞。
一名騎士,可以擁有一套完整的騎士裝備,包括戰馬和鎧甲等,再加上兩套備用的裝備,可做備用,也可給侍從使用,他們的裝備並不需要如一般府兵一樣平時需要存放於軍營甲仗庫之中。
趙守忠是一個有著上柱國勛的兵王,因作戰勇猛但不識字,最後成為騎士,如今是一名營參謀長,負責一營人馬的日常訓練等事務。
他高大魁梧,身上明光甲外還套著層索子甲,腰間橫刀,背上戰錘,左弓右箭,還帶著面盾牌,一桿丈八長矛更是猙獰萬分。
走起路來,渾身鏘鏘做響。
「為上柱國賜坐!」
太子對這位據牛進達說名下有百名首級軍功的上柱國騎士,很是看重。
「謝太子殿下!」
趙守忠謝過。
羅嗣業笑著對太子道,「殿下一聲令下,天山南北的安西、北庭兩道之封侯與騎士們,紛紛趕來,到今日為止,碎葉城內外,已經匯集了五千多名騎士,三百多名封侯。」
嘉文也很興奮。
僅這五千名騎士,就是一支強大的力量了,這對他們要做的事情是個極大的保證。
「此皆仰借聖人之天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