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召來劉仁軌等羽林郎,向他們宣達了新的軍令。
「不回京,留嶺南了?」
劉仁軌因為斬殺馮盎,現在成了那一百羽林郎和一千羽林騎中比較有威望者,他聽聞此令,也十分驚訝,畢竟先前還得令說要隨船回京。
「這是嶺南經略帥府的軍令,本帥要暫借你們組建嶺南軍府,待軍府建起穩定後,到時你們還可以調回京。」
一眾羽林各有所思。
有人想早點回京,畢竟相比洛陽,這嶺南太偏僻蠻荒,這裡的天氣他們也不太喜歡,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聽出來,李靖留他們並沒有皇帝的旨意,他的行事其實是有些違規的。
劉仁軌看著同伴們望來的目光,知道大家想聽聽他的意見。
「建立嶺南府兵,一定要我們嗎?」
李靖直言道,「雖然嶺南也有朝廷此前南下的將士,但只有萬餘人,如今嶺南雖平定叛亂,可形勢不樂觀,多一個人就多份力,何況你們是天子門生,個個皆為我大秦軍中精銳,有你們留下幫忙,會有很大幫助。」
劉仁軌聽到這,立時覺得很自豪。
「大帥說的好,我等身為天子門生,如今嶺南需要我們,怎能一走了之?劉仁軌雖只是小小尉官,卻也願意貢獻一份力,我願留下。」
有劉仁軌帶頭,馬上也有一些年輕激昂者也跟著表示願意留下。
最後李靖又動員打氣,劉仁軌等也幫著勸說,終於其它羽林郎們都願意留下,他們不願意留也不行,因為李靖已經下了軍令。雖說李靖違抗聖旨在先,但他們做為士兵,卻又不能公然違抗上司李靖的軍令。
若李靖真是叛亂造反,他們肯定不從,可只是借調他們幫著建立軍府,他們沒理由違抗李靖軍令。
那邊船上。
李輔國聽到下面稟報說,李靖已經說服羽林軍留下後,只是冷冷的哼了一聲。
「公公不生氣嗎?」
「我為何要生氣呢?剛剛在下面跟李靖說那些,也僅僅是表明下我的立場而已。李靖可是極得皇帝信任之人,甚至能算的上皇帝的半個老師,他久鎮嶺南,剛又打了這麼漂亮的一場平叛之戰,他不過是要借調羽林軍組建嶺南軍府而已,又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
「可剛剛?」
「剛剛,我說了只是表明下立場而已,李靖可以抗旨,但我們不行,我們是聖上私人,是陛下的奴才,我們是為陛下盯著李靖這樣大臣武將的,他做的不對,我們必須得反對,表明態度,但我們跟李靖又沒有私仇恩怨。」
李輔國還是很聰明的,或者說能在宮裡上位的,都是聰明人,雖然說內侍省他這樣的內給事足有十個之多,只能算是中層。
可能爬到這一步,可不全憑著他當年為皇帝擋箭這點舊功勞。
李靖抗旨,他得反對,但反對過了,就算了,反正李靖抗旨又不是謀反。誰能說李靖一道奏摺上去,皇帝不會同意呢,到時他們非要搞出亂子來,受罰的還是他們。
若是李靖的奏章皇帝不同意,反正他們也是反對過的,皇帝也怪不到他們。
與其跟李靖爭那些,還不如早點把這些輕貨運回洛陽,那才是最當務之急的,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呢,皇帝內庫先前拿出一千萬借給了國庫,如今也是空虛。
有這麼一大筆錢回去,那就是他們極大的功勞。
幾個年輕宦官都不由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極為敬佩李輔國。
李靖現在有很多事情要忙碌。
他現在不僅是南海太守,還是廣東道左都督指揮使,更是嶺南三道的經略安撫使,雖叛亂已平,但他的使職還沒撤去,安撫善後依然是他負責。
他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在嶺南三道的這二十郡,迅速建立起一個嶄新而穩固可靠的府兵體系。
「陛下給了嶺南三道七十二個府兵營的編制,這七十二個營,要分駐三道二十郡,起到穩固控制整個嶺南的作用。」
欽江口。
李靖正與鄭元璹、李襲志、丘和等人商議,劉仁軌等一些校尉軍官也在。
七十二個營,實際上總共是三萬六千人的編
第1100章 七十二營羽林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