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意對嶺南的土皇帝們動手,其實在年前就已經態度很明顯了。年前,嶺南寧越郡太守寧長真,獻合浦大珠,永熙郡馮暄則進黎布。
但皇帝都沒有接受。
皇帝不接受兩郡進貢,態度很微妙。
本來地方給皇帝進貢方物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這次兩郡進貢珍珠和黎布,卻都不是以往的那種方式,他們用了多年前他們對中央王朝的那種朝貢方式來進貢。
這種朝貢方式,充分的表明了寧長真馮暄他們想要把嶺南與朝廷的關係,回到隋以前。
而那個時候,中原朝廷對這些嶺南地方豪帥們的政策是羈麼制度,就是只要他們臣服於中央朝廷,納入這個體系版圖之中,那麼他們就完全享受對自己地盤的自治。
官吏由自己任命,軍隊由他們自己徵召和掌握,稅賦也由他們定他們收,他們甚至不給朝廷納稅,只是象徵性的進貢。
這種,便是他們習慣和想要回到的朝廷和嶺南的關係。
寧氏在嶺南西道有數代之久,是世襲的地方首領,擁有數郡之地。而馮暄是馮盎的兄弟,也是寧長真兒媳婦的父親,是兒女親家。
馮暄早年還在隋朝時,就參與過叛亂,後來被他祖母冼夫人給解除兵權,隋末,馮暄又隨冼寶徹割據叛亂,後來冼寶徹被擊敗,他才無奈聽從兄弟馮盎的建議,歸附秦朝。
可如今,卻又跟寧長真打的火熱,圖謀要自治。
此時的嶺南之地,其實很野蠻落後,正是所謂的五嶺之南,人雜夷僚。除了南海郡(廣州),桂林郡和交趾郡這三個沿海港口或入嶺要地,在魏晉以來,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控制嶺南的關鍵要害之地外,其它的郡縣,尤其是山區幾乎沒有控制力,而在嶺南西道之地,控制力更弱。
正因此,長期在此實行羈麼制,這就跟朝廷對於雲貴地區一樣,是沒有什麼實際掌握力的地方。
去年朝廷在西北大戰之時,寧越郡太守寧長真、合浦郡太守寧道明、永平太守寧純還有永熙太守馮暄,還有鬱林郡太守談殿等人就多次密議相商。
都是欲擺脫秦朝對嶺南的進一步控制企圖,想要回到各自為王的時代。
後來寧純反對起兵叛亂,退出了這個聯盟,而高涼郡的馮盎也根本不願意與他們密謀。
為了試探朝廷的態度,於是才有了年前這次的進貢改朝貢。
皇帝直接拒絕了他們的朝貢,消息傳回嶺南,寧長真等便開始加緊密謀,情報傳到洛陽這邊,羅成也是在加緊部署。
不過還沒有等李靖返回嶺南,結果錦衣衛就急奏嶺南反。
合浦郡太守寧道明率先在合浦起兵,緊接著永熙郡太守馮暄也起兵響應,然後在嶺南與馮家齊名的俚僚酋帥談殿也率諸溪峒蠻起兵。
短短時間,兩廣交界之處的寧越、合浦、永熙、永平還有鬱林五郡,大部份城池就淪陷了,許多溪洞的俚人僚人被煽動起來。
皇帝接到急報,不得立即又召見李靖、李襲志和馮盎等人。
「詔授李靖為廣東道左都督指揮使兼南海郡太守,詔授馮盎為廣東道右都督指揮使兼高涼郡太守,詔授李襲志為廣西道左都督指揮使兼桂林郡太守,詔授丘和為廣南道左都督指揮使兼交趾郡太守。」
因為寧純和陳龍樹兩個酋帥不肯同謀做亂,因此皇帝又下旨,授封寧純為永平郡太守加廣西道右都督指揮使,授封陳龍樹為蒼梧郡太守加三品大將軍武階。
「嶺南的形勢比較複雜,漢俚雜處,但不管什麼情況,都堅決不能容忍這些人的叛亂。你們馬上返回嶺南,先率兵收復諸郡的城池,然後再進入雲霧雲開大山圍剿談殿等俚僚,這一次,要徹底的討平這些叛賊。」
匆匆把李靖等人派回去平亂,羅成也不由的頭痛不已。
想要休養生息,想要緩緩勁,可這些人就是不給機會啊。
都是盯著朝廷,一見朝廷元氣大傷,都想趴上來吸幾口血。
不過李靖等南下時,皇帝還是沒有再調拔兵馬給李靖。李靖也說憑嶺南之兵,足以平亂。
而羅成也不想在江南三藩未平之前,千里迢迢的繞圈調兵過去,太麻煩了,耗費
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