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花匠代表農會、農民也提出了農民的訴求,農民起的比雞早,乾的活比牛多,累死累活的可是沒有晉升渠道。
「工人有福利待遇,可農民屁都沒有,工人能夠創造出財富,可今年大洪水過後,若是沒有農民種出來的土豆,所有人都會餓肚子,餓死一幫子龜孫,怎麼可能熬到南方稻米運來王城?」
這段話是農業部在報紙上放的勞騷大炮,頓時將所有人注意力吸引到農民身上,農民目前還是大秦主體人口,工人還要細分,像是鋼鐵廠工人、燃煤廠工人、機器廠工人、紡織廠工人等等,只要再有新工廠誕生,就會有新工種、新的工人誕生。
可農民卻沒有這些劃分,只能憑體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幹累干,一年干到頭掙的卻沒有工人多,而且生活沒有任何保障,福利待遇更是談不上。
現在所有人都在變革之中,新的階層都有代表自己的組織機構,只是農民積攢財富的速度較慢,這讓農會實力最弱,好在還有內務府不停不貼輸血,否則連維持農會運轉都成問題。
農業部提出問題,卻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把這個問題通過報紙報道出去,讓全社會的大能人給農民出主意,
最後在匯集王城所有人的意見,制定了一個說不上是好還是壞的農民晉升體制,這裡有史以來第一次正視農民的巨大貢獻作用,雖然歷代都說農民是立國之本,是一國的根基,可是從來沒有人給農民設置晉升做官參政的通道,還是用國家力量進行保證。
報紙上的文人學者絞盡腦汁,才設計出農民的晉升渠道,讓農民和工人一樣享有向上晉級的道路,即使不能做官,參與國家治理,也能亨有國家的補貼和個人津貼。
讓農民不至於老了干不動農活,就只能等死,成為家庭的累贅。
文人學者設想將農民分成三個大的等級,在三個等級中,再進行仔細劃分。
第一級是初級農民,只要能連續兩年內通過自己的勞作,能讓農作物成功豐收,就可以向農會申請初級農民的資格證書。
而資格證書由民政部頒發,由帝國文檔館備案待查,有了初級農民證書,就可每月領取帝國頒發的津貼,錢相當於工人三分之一的工資,不能抵扣農業稅。
等農民年紀大了,干不動農活時,還可以憑藉著初級農民證書,去農場應募農業顧問和指導農技師。
這時年老的農民就有了工資,可以靠著工資養活自己一個人完全沒有問題,再加上子女贍養完全可以活到老死。
第二級是中級農民,中級農民就需要識文斷字,除了掌握種地這一基本天賦職能外,還要學會蒸汽機械的操作使用和維護,要學會合理使用剛出現的化肥。
中級農民的要求要比初級農民高許多,要想晉級自然要付出代價,這樣用實際利益激勵農民向更高等級晉升。
第三級高級農民,這一級才是農民晉級旳頂點,要想成為高級農民,光會種地和操作蒸汽機車可遠遠不夠,高級農民就是農民中的農業學者,是專家。
不光是掌握前兩級基本技能,還要能著書立傳,把種植農作物的知識、經驗總結下來,寫成農書,傳承後世。
高級農民的福利待遇比肩工匠裡面的國匠,高級農民即使是不當官,也在生前一直享有帝國的供養。
這三級晉升休制被報紙刊登出後,又經行商的宣傳,讓所有農民得知道農業部新岀台的晉級律法。
農業部出台的晉升渠道不論好或不好農民都樂意,農民對農業部長花匠的支持度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農民目前還沒有想明白花匠為他們爭取到了什麼,只是感覺到頭一次有帝國高官為他們農民,爭取到了與其他人一樣的優惠政策,光這一點就足以讓農民對花匠當他們利益代表人深為滿意。
只要農民滿意,大秦內部矛盾就已經解決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人,再劃分為商人、軍人、工人,工人只占了三分之一,而罷工工人只占了工人總數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