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就在劉季吞併九江軍的時候,項羽已然率領楚軍從九灣淺灘渡過了濊水。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因為馬匹和傷員過多,項羽只留下了六千騎兵,余者護送戰馬和傷員前往官塘鋪與步軍匯合。
接下來就是最難的一道關卡,橫渡淮水了。
項羽把敵軍主力吸引在垓下,淮水這邊按道理講應該不會有太多守軍把守,但問題是這段淮水河道上就只有一座大橋和幾座浮橋,因為周殷的叛變,已經全在敵軍的控制之下了,哪怕每座橋只有一千人把守,想衝過去都是極難。
當然,楚軍不走現有的橋樑,自己打造木筏渡河或者是架設浮橋渡過淮水也是可以的,但卻需要更多的時間準備,而且還需要一些運氣,太早被敵人發現的話就危險了。
可偏偏楚軍現在是在撤退突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六千騎兵這樣大的目標想完全避過敵軍的斥候也不大可能。
於是乎,項羽也不想廢那個事了,準備直接奪取位於塗山東邊臨近塗邑的那座淮水大橋。
在更遙遠的古代,塗山周邊被稱之為塗山氏國,塗邑只是該國淮水岸邊的一座小城,大體位置在現代的安徽蚌埠市懷遠縣。
塗邑淮水大橋是木石混搭的結構,橋墩是石頭壘砌而成,橋面則是木頭。
塗山這邊的淮水寬度接近二百丈,所以這座大橋也有近二百丈長。
在現代人眼中,以古代技術水平好像很難修建這麼長的大橋,但實際上我國古代的建造水平是相當高超的。
不說萬里長城,就是鄭國渠、都江堰、秦直道、秦始皇陵等等隨便拿出來一個也能讓現代人嘆為觀止。
至於造橋的技術,有記載的最大的一座橋就是秦始皇為了東遊修建的跨海大橋,全長三十多里長,還有說四十里長的,被稱之為秦橋。
當然,有傳說講這個橋是東海龍王用神力幫秦始皇修的,可實際上哪來的什麼龍王,那就是人建造的。
言歸正傳,項羽想要奪取這座淮水大橋,但卻在大橋東北方向十里左右的地方紮營休息,然後派出斥候同時打探這座大橋和另外兩座浮橋的情報。
斥候探查回來的情況和項羽料想的差不多,敵軍果然派了重兵防守塗邑大橋,橋北防守的兵力不多,但是橋南卻不少。
浮橋的防守兵力布置也差不多,但原本這邊兩座浮橋如今卻只剩下一座了。
而下令拆掉浮橋的正是張良,並且他還不僅僅拆掉了這一座浮橋,準確的說塗山到洪澤湖這段淮水河道上就只剩下兩座橋了。
當日張良留下一計四面楚歌之後,就帶著樊噲和柴武等人率軍前往淮南了,還特地從灌嬰手中借了五千騎兵。
因為他知道項羽絕對不會坐以待斃,不管剩下多少兵馬,項羽都必定是要突圍的,而且以項羽之勇猛無敵,極有可能突圍成功。
即便項羽在垓下被圍死,張良此舉也有利於下一步渡江作戰,江東遲早都要攻取的,自然是越快越好。
倘若項羽真的從垓下成功突圍,那張良在淮南的布置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絕不能放項羽回江東,這是張良的執念。
塗山西面有好幾條淮水支流在此匯聚,如淝水、渦水等,項羽若是從這邊走就得渡好幾次河才能到達淮南,故此項羽必然要從塗山東面渡淮水。
但從塗山到洪澤湖的淮水有二三百里的水路,想確定項羽從哪渡河還真不太容易,可能是走塗邑大橋,也可能走另外幾座浮橋,甚至是製造木筏渡河都有可能。
張良手上的兵力不多,他沒辦法扼守所有橋樑和整個淮水河岸,故此也只能把橋拆了,但又不能把所有的橋都拆了,至少得留下兩座。
畢竟他們也得用,而且並不是說沒有橋項羽就鐵定過不了河。
除了防守這兩座橋之外,張良還在淮水及兩岸廣布哨探,即便楚軍想在其他地方架設浮橋或者以木筏渡河,守軍也能及時應對。
總之,張良在淮水南岸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項羽想帶領楚軍渡過淮水並不容易,特別是採用奪橋這種方式。
一旦進攻橋北守軍時被橋南的守軍發現,基本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