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挨在一起『取暖壯膽』的徵召農兵群中,頓時綻放出數十朵燦爛的血花,在一聲聲或嘹亮,或『悶騷』的沉哼中捂著中彈的部位,大張著嘴瞪著滾圓的眼珠子身體仿佛不聽使喚一般,癱軟著倒在了地上。
數十人的倒地對於上千人的陣列影響並不大,但是,這群徵召民兵突然看到自己的前方和左右的人驟然倒下後,腳步頓時停了下來,甚至還有向後退卻的趨勢。
不過,徵召民兵可不是全副武裝滿臉兇悍身經百戰的僱傭兵,他們剛剛停下腳步,參雜在徵召民兵身後類似督戰隊的僱傭兵就揮動著武器,用鈍面狠命拍打著停滯不前的徵召民兵!
「前進!前進!誰敢停下腳步,就地處決!」
在軍官們此起彼伏的呼喊下,幾個膽子嚇破企圖轉身逃脫的徵召民兵,被後面的僱傭兵獰笑著一刀劈倒,其中一個徵召農兵的人頭甚至在陣前高高飛起,在頸部的血壓下,噴出了一米多高才墜落在地上!
被淋了滿臉血的徵召民兵呆滯的互相對視了一眼,他們已經被迫知曉一個『真理』——前進有可能被打死,不前進肯定會被人數多於己方的僱傭兵砍死!
與此同時,第一排齊射完畢的瑞典資深火槍手從士兵之間一人寬的空隙中快速退了回去,不需要軍官的命令,一切行為早已在訓練中千錘百鍊。
而第二排瑞典資深火槍手則在軍官的命令下,同樣的踏前三步走,舉槍,平伸瞄準,扣下扳機!
第一排瑞典資深火槍手在最後一排快速高效的給燧發槍裝填彈藥的時候,陣前再次響起了一輪齊射,白色的煙霧變得更加濃郁了幾分。
瑞典資深火槍手第一排射完退後第二排接著上前齊射的步驟,看似十分簡單明了,但在戰場上能達到這種簡單步驟的士兵,每一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讓齊射完的火槍兵從後方士兵的間隙中退後雖然增加了退回來的速度,但卻需要士兵間的高度配合,要是讓一群普通的火槍手這麼做,在退後中必然免不了碰碰撞撞,對整體隊形造成一定的混亂!
在戰場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寶貴的,齊射後的火槍兵退回來如果無法自行整隊的話,等提前站好的三排火槍兵都射完,本來齊整的射擊隊列必然會造成各個橫列的混雜,隨後就會漸漸從齊射打成自由射擊……
電影中那類齊刷刷的排槍,現實里往往只有最先幾輪能達到,士兵不是一台台機器,而是一個個個體,他們裝填的速度不同,在滿是硝煙和槍聲的戰場上,誰敢保證他們裝完彈藥後,會不會在軍官的命令下射擊,而不是自己直接舉槍打出去?
因此,精銳的火槍兵對紀律要求極高,訓練火槍兵很容易,但要想訓練精銳火槍兵卻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歐洲陸軍在殖民全世界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全火器化的敵軍,特別是文明比較發達的亞洲大陸上,或許第一次會不了解火器的威力吃個大虧,但在戰敗後,白痴都知道火槍的厲害,當初的印第安人都明白火槍的威力,竭盡一切所能跟白人交易火器,最後在美國獨立後,印第安火槍手的武器甚至比美國正規軍都要先進……
當時被殖民的亞洲各國中,不乏大量配備火槍火炮的軍隊,包括滿清在內!
滿清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軍隊鳥槍配備率就超過了50%,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各種火器配備率甚至超過了80%,其中不乏先進的米尼前裝步槍,然而,還是被打的稀里嘩啦……
後人只知道鴉片戰爭洋人是憑藉著火器犀利,殊不知,洋人軍隊最終的勝負全特麼的是靠刺刀衝鋒打贏的!
洋人軍隊自己都承認,滿清軍隊火槍對射的勇氣非常不錯,無論傷亡多麼大,都能扛著槍對射,但只要刺刀肉搏,滿清軍隊就會一觸即潰……
洋人軍隊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現這點的,並在後來將其發揚光大,這就是為何洋人部隊遇到那種不要命的中國軍隊,總會打的很艱難的原因——刺刀衝鋒不好使了……
歷史上為啥滿清正規軍被洋人打的找不到北,區區一個三里屯的農民伯伯們,卻能依靠農具把燒殺搶掠的洋人大兵殺得哭爹喊娘?
戰爭中,武器永遠是輔助工具,唯有人才是關鍵,當然,到了一戰二戰時期,那時候武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