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順與江東達成協議,借江陵城十年的消息傳回成都,成都朝廷頓時炸鍋:背著朝廷,就與敵人做如此交易,這個黃順,眼中還有朝廷嗎?眼裡還有皇上嗎?於是群情激奮下,上書要求嚴懲黃順的大臣,絡繹不絕,諸葛亮想維護黃順,都有些插不上嘴。
劉禪雖然不太懂朝政,但也知道,夏吟坊的勢力,與朝廷相對獨立,朝廷對夏吟坊,沒有多少控制力,要是朝廷做的過火,夏吟坊隨時可以脫離朝廷,另謀出路。
但這麼多大臣,代表了民意,劉禪也不得不小心對待。於是,劉禪便找來諸葛亮,與諸葛亮商量,如何解決這事。
對此,諸葛亮早有考慮。事實上,是黃順早就把借江陵城的真實意圖告訴了諸葛亮,對黃順的謀劃,諸葛亮也是贊成的。
於是,諸葛亮向劉禪解釋,借江陵城十年,黃順是要在這十年裡,完成一番壯舉:從襄陽北上,打開進入關中的通路。這樣,荊州和漢中就可以相互配合,經略關中,再加上此前黃順在代郡和河西的經營,幾乎是對關中形成了包圍之勢,只要能夠打開關中的局面,就等於打開了一統天下的大門,到那時,就算江陵城歸還給江東,江東也無能為,對我們構不成任何影響。
劉禪當然想當一統天下的君主,聞言大喜,又問諸葛亮,那朝中大臣的意見怎麼處理。諸葛亮說道:「夏吟坊私自與江東妥協,但能收回江南四郡,擊退曹仁兵馬,功過相抵,可不獎不罰。」
劉禪皺眉道:「怕是難平眾意。」
諸葛亮說道:「當初先帝有言,荊州由李嚴將軍統管。現在李嚴將軍身陷平叛戰場脫不了身,皇上可下一道聖旨,對李嚴將軍進行訓斥,責令他不日到荊州赴任。」
劉禪犯難為道:「李嚴將軍此前跟我說過,他不想去荊州。荊州那邊有黃順在,已經足夠,他去了,不但沒有建樹,還只能壞事。」
諸葛亮笑道:「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皇上可公開這道聖旨,讓朝中大臣看見,自會有人站出來,反對皇上的意見,這樣,皇上就樂得撒手。若再有人糾纏不放,皇上就派遣他去荊州,轄制黃順。」
劉禪眼睛一亮,笑道:「借給他們個老虎膽,他們也不敢去荊州,朕知道該怎麼做了。」
在諸葛亮的指導下,劉禪漂亮的解決了這件大事,按說此事就此過去,誰知一道來自漢中魏延將軍的密奏,再次掀起了波瀾。
魏延作為顧命大臣之一,他的奏疏不經丞相,可直達劉禪。劉禪看到魏延的奏摺,嚇了一跳,不敢自專,只好在來日朝會上公開魏延的奏摺,尋求眾大臣的意見。
原來,劉備臨死前,不僅給了李嚴密旨,同樣也給了魏延一道同樣的密旨。現在,諸葛亮在朝中已經坐穩丞相之位,而黃順,也收回了江陵城和江南四郡,成了氣候。正好符合劉備密旨中提到的一內一外相輔相成的條件,於是,魏延便公開密旨內容,要求朝廷對此作出處理:要麼諸葛亮免去丞相之位,要麼黃順放棄荊州,進入成都授官。
諸葛亮措手不及,此事牽涉到他,他也不好發表意見,只好迴避。劉備的遺旨,誰也不敢違抗,眾大臣意見倒是非常統一:讓黃順進入成都,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推動讓黃順從朝廷獨立出去罷了。既然黃順動不得,那就只能委屈諸葛亮,從丞相位置上下來了。
劉禪雖然十分不舍,但他爹的旨意,他也不敢違背,只好召諸葛亮進殿,告訴諸葛亮眾大臣的意見。
諸葛亮早就料到就是這個結果,很平靜的接受了被罷免的事實。被罷免後的諸葛亮如何安置,劉禪徵求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說道:「漢中有魏延坐鎮,料無大事;朝中有趙雲坐鎮,外有李嚴在,固若金湯。只有荊州,四面受敵,黃順又準備在荊州方向積極進取。找個時候,留在朝中,還不如回襄陽,協助黃順進取關中來的好。」
眾臣中馬上就有人提出異議,說諸葛亮回到荊州,荊州就更加不可制了,必須要把諸葛亮留在成都才行。
諸葛亮只是淡淡的反駁了一句:「現在黃順反出朝廷,你們有制嗎?有我在荊州,還能約束於他,不至於脫離朝廷掌控。」
劉禪見諸葛亮堅持,便很果斷的表示,此事就這麼定了,孔明馬上去荊州,走馬上任。荊州的一切軍政大事,都由諸葛亮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