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中對於前線將帥的任命遲遲下不來,吐蕃前線的局勢已經十分糜爛,正月十六日,李顯得到消息,吐蕃大軍依然占據了整個安西四鎮,同時占據了吐谷渾的三座堅城,並且不斷推進,前鋒已然到了鄯城,與守軍展開了最初的交鋒,雖然鄯城城池堅固,守軍士氣旺盛,糧草又極為充實,但是據保守估計,最多能夠再堅守三個月就已經不錯了。
如若鄯城被攻下,吐蕃大軍主力與突厥會合,恐怕整個涼州都督府都將難以保存!
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自然開始了緊急的磋商,經過一番的討價還價,最後決定由周王李顯出任洮河道行軍大總管,兼鎮撫大使,檢校鄯州都督,以工部尚書劉審禮和安西都護府司馬王孝傑為副總管,統率大軍十萬,與老對手噶爾欽陵作戰。
其實本來朝廷給了李敬玄十八萬大軍,但是到了李顯這裡,卻已經被減少到了十萬,用武后的話說,李顯就是大唐的戰神,而且對老對手噶爾欽陵比較了解,再加上上一次大戰吐蕃取得大勝,對於吐蕃將士的威懾太大,有這十萬人就已經足夠了。
其實這自然是武后的良苦用心,首先來說,以十萬對三十萬,失敗的幾率實在是高太大了,如果這一次戰敗的話,武后自然就會把罪責怪到李顯的頭上,畢竟這一次提出免去李敬玄軍職的人中,最堅決之一的就是李顯。而從另一個方面說,就算這一戰李顯不會戰敗,也必定是一次曠日持久之戰,武后正好可以乘著這個機會從容收拾李賢。
而除此之外,武后拜自己的親信黑齒常之擔任左衛將軍,隴右道大總管,兼鎮撫大使,檢校安西都護府都督,令其率八萬大軍收復安西四鎮,為了能夠確保黑齒常之能夠取得勝利,武后害決定任命吏部侍郎裴行儉為河東道行軍大總管,兼鎮撫大使,檢校單于都護府大都督,以程務挺為右武衛員外將軍,河東道行軍副總管,率軍八萬人進攻突厥。
武后所任用的諸將也都算得上是人盡其用,但是李顯卻能感受到,武后對於爭奪兵權、增加麾下將士在軍中影響力的急迫心情,但是李顯卻是沒有辦法拒絕,因為對方用的乃是陽謀,無論是黑齒常之還是程務挺都是大唐名將,他們確實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更何況程務挺只是副帥,更加沒有理由反對,而且李顯還相信,在他擋住了噶爾欽陵的主力之後,無論是黑齒常之還是裴行儉的大軍,都絕對能夠輕鬆獲勝。
可是李顯卻沒有任何辦法,其實倒不是沒有辦法,只要李顯能夠想辦法放水,讓噶爾欽陵的主力馳援安西四鎮,進攻黑齒常之,他就能保證黑齒常之就算再厲害,也定然是必敗無疑,但是李顯卻絕對不會這麼做,在他的內心裡,就算武后真的藉此掌握了軍中大權,他也絕不能因為爭權奪利而導致前線作戰失敗。
任何形式的內鬥,都必須絕對讓位於民族國家利益!
這是他的底線,無論如何都絕對不會允許出現這樣的事!
「嘿嘿,看來這一次母后真的是有大動作了,這麼不惜一切的亮出底牌,並且讓早已經心生忌憚的我來擔任抗敵主力,很明顯是調虎離山之計,這麼說來,母后看來是因為這一次李敬玄事件我們兄弟的精誠合作令他太過忌憚,所以準備來個調虎離山,將我調走,然後各個擊破,這一招端的是一條毒計,然而我確實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
李顯輕輕嘆息了一聲,同時又暗暗讚嘆武后老謀深算,自己總算是領略了這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的毒辣手段,但是心中卻又略有驚訝,因為根據他這些年對武后的了解,武后或許心狠手辣有之,陰謀詭計有之,但是這種用陽謀取勝的手段卻是從來沒有過的,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是出於她自己的計策,或許這個背後的謀主另有他人。
不過以李顯多年來對於武后身邊那些門下的了解只是略一思考就明白了,能夠為武后出這麼一個主意的人,只能是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武后最為信任和親近的人,明崇儼!
「真沒想到這個明崇儼竟然有這樣翻雲覆雨的手腕,實在是高明之極,其智如妖,就算是我也不得不說一個服字,如此看來,此人也必須儘快剷除,否則的話,恐此人將會成為我最大的威脅,雖然此人看起來對我有些善意,但是我能感覺得到,此人的確很危險。」
李顯略略想了想,然後覺得有必要對這明崇儼展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