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個大小城鎮全部戒嚴,百姓不得擅自出入城鎮,全都在家中老老實實帶著。全本小說網老百姓們人心惶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整個川蜀的氣氛異常緊張。
周天霸、哈巴爾集合二十萬大軍直奔川蜀而來,劉振身為齊國皇帝,為了安穩民心只好下一道戒嚴的聖旨,聖旨上也沒有明說敵軍來犯。
深宮之中的劉振頗感頭痛,滿朝文武竟然找不到一位統領三軍的將才,我現在有些想念李衛,但更多卻是想讓他早點死,射出去的箭豈有收回之理,劉振知道下令抓拿李衛的那一天,就註定沒有回頭的餘地,李衛一天不死,便是大齊國的心腹大患。
劉振寢食難安,天天看著滿朝文武上報的奏摺,有人贊成啟用李衛,不計前嫌,國難當頭、理應安撫李衛為國效力。
這可讓反對李衛的人極為不滿,這幫李衛說話的人正是三朝老臣付太傅,二皇子那邊的人極力反對,原因有三。
其一,李衛對齊國早已心灰意冷,如今卻召他回來為國效力,他絕對不會同意。
其二,即便李衛不計前嫌,同意擔任三軍統帥,然而,誰有敢保證他不會叛變,萬一他率兵逼宮,豈不是引狼入室,自找苦吃。
其三,他李衛一向狂妄自大,有仇必報,倘若我國君主屈尊安撫,若他不領情,豈不是傷了聖上的面子。
這是反對李衛擔任三軍統帥的理由,正對劉振的心口,他是絕對不會再啟用李衛。
還有一幫大臣卻求和,派出使者前去與周天霸談判,以求和平解決。
求和的建議一出,又遭到了言官們的反對,先不說他們兵臨城下,根本就沒有求和之意。從古自今,哪有皇帝向叛軍求和的,這樣傳出去,這皇帝當的也太窩囊了,非遺臭萬年了不可。
一時之間,滿朝文武大臣爭吵的臉紅脖子粗,劉振也不好表態支持哪一方,只好任由他們去抄去鬧。私下裡卻將自己的心腹大臣叫來書房商議對策。
「諸位愛卿,可有退敵之策。是戰是和,總要有個對策。」劉振面色疲憊,但還是打精神不能丟了君威。
付太傅是三超老臣,他起身道:「臣不主張求和。」
潘學海也跟著起身道:「臣也不主張求和。」
「臣不主張求和!」
「……」
這一次眾位大臣空前絕後的團結,跟商量好了似地,齊國開國以來第一次。劉振默默不語,看著兵部尚書朱宏偉。
兵部尚書朱宏偉卻持反對意見,起身拱手道:「臣主張求和。」
此話一出,眾人皆看向朱宏偉,那神色中流露的震驚,足以嚇死一頭豬。其實兵部尚書之職本事由李衛擔任,因發生變故,李衛失蹤,朱宏偉就順理成章官復原職。
他此刻主張求和,卻實實在在為齊國著想,並非貪生怕死。但是,他卻成了眾位大臣眼中的漢奸。並非這些大臣不想求和,就是怕被人戴上「漢奸賣國」的帽子,一世清明便毀於一旦。
劉振眉頭一皺,問道:「朱愛卿,你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朱宏偉正色道:「啟稟皇上,臣以為周天霸不敢攻打川蜀。而是在威逼皇上派去使者談判。」
此話一出,眾人議論紛紛,不明白朱宏偉的意思。
「周天霸想當皇帝,卻得不到天下百姓的認同,說白了就是一個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他與凌雲國通敵賣國的事情天下皆知,試想,他如何得天下民心?依臣之見,他想讓聖上下道聖旨封他為王。而凌雲國卻想齊國江山,然而他卻無法占領齊國全部版圖,無非就是想要東北一方的土地,或者是一些賠償。」朱宏偉分析道。
劉振點了點頭,又問道:「即便如此,他們也可以攻打川蜀,朱愛卿憑什麼敢如此保證他們不敢呢?」
朱宏偉看了一眼中眾人,見他們一個個十分疑惑的樣兒,不禁笑道:「他們若是真的占領了川蜀,鎮南大軍必然會趕來支援,鎮南大軍一走,西平國便可趁虛而入,周天霸、西平國、凌雲國、齊國四方混戰,誰也討不到好處,西平國志在雲貴川三省,而周天霸卻志在皇位,凌雲國志在齊國江山,一旦打破這種平衡,鹿死誰手尚且不知。對了,還有李衛,他可在山東囤積了大量糧草等物質,他豈會安心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