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手機上面的奇葩舉動呢,這也是根據各國不同的情況而導致的。\ \有的崇洋媚外的人可能下意識的發現外國人跟自己不一樣,就覺得咱國家的人落後、傻,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只是大家發展的時機和狀況不同而已。就像是美國,早年間一直用習慣了自動答錄機了,所以如今他們哪怕用手機還要用一個語音信箱。而中國人呢,幾乎沒人用這麼一個語音信箱,因為電話里留言的事兒完全也可以用簡訊來說。這中間差別的原因是啥?只是因為美國人用電話的時間長,他們有更多「古老」的習慣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遺留了下來,而咱們中國那是從90年代才開始普及電話,還沒等著大家想到要用答錄機呢,手機就已經流行開來了,而且手機通訊服務商最早還是最大的兩家,這兩家還不敢不聽政府話的斷絕互相之間往來,於是到了最後大家就發現最好用的就是簡訊,像是什麼語音信箱那簡直就像是脫褲子放屁一般!
同樣,為什麼美國人甚至歐洲人更習慣於用email電郵來聯繫業務什麼的,而中國人卻更習慣用im的即時通訊軟體呢?不管是msn還是qq什麼的,中國人更習慣用隨時可以得到對方答覆的聊天軟體,而不是根本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看到以及什麼時候回復的電子郵件,為什麼會這樣?同樣是因為美國人他們開始用網絡的時候那是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中期,那麼一個時候網上沒有這些聊天軟體。唯一可以用的就是電子郵件。所以在慢速撥號時期,美國一大批人養成了這麼一種習慣了,所以這麼一個習慣養成了之後後來開始用網絡的年輕人當然也就照著學了。但是中國實際上真正開始大規模的使用網絡,歷史上還是在20世紀末,那麼一個時候已經有了icq和oicq也就是後來的qq了。而在這麼一個時空中呢,賈鴻漸雖然提早推廣了網絡,但是同樣也推廣了cq這麼一個聊天軟體,於是中國人還是從第一天上網就開始接觸cq,最後就變得當然習慣用聊天軟體了!
日本人愛用郵件,中國人愛用簡訊。都是兩個國家電信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結果。之所以有簡訊和郵件兩個使用習慣的分化。原因是兩個國家的電信產業技術發展路徑不同。就像歷史上日本人為了牴觸gs*m手機信號系統,看著人家美國人研發了一個cdma的2g系統,他們自己也要研究,最後卻研究出來了一個小靈通phs一樣。這日本人在手機通訊這領域呢。也跟世界不同。他們這三家互相之間就是不通!不通消費者還怎麼發簡訊?而另外一方面。這日本自己在99年的時候開發出來了一個所謂的i-摸de上網標準,跟國際流行的wap標準對抗,然後這麼一個標準呢不像是wap那麼相對對流量要求少。而是對流量要求高。但是在日本這麼一個國土面積並不大的國家,那相對來說很好保證信號啊!
於是乎,日本這邊就變成了發簡訊不能給不同服務商的朋友,但是用手機上網發郵件呢,那卻是可以發給朋友!在這麼一個情況之下,外加上簡訊本身還有字數限制,而且最原始的簡訊還不能跟mms也就是彩信一樣的發照片什麼的,自然日本消費者也覺得發郵件挺好用的。所以實際上在日本這旮瘩,基本上認識的人之間呢,那不是跟中國人一樣都存對方的號碼,而是只知道對方的手機郵箱地址,要打電話給對方都沒辦法!只有特別熟或者是工作需要的人,才會彼此之間交換手機號碼!
所以在這日本,手機裡面哪怕內置了「簡訊」功能,那實際上也排位相當的後,如果說中國的功能機或者諾基亞的全球發售「智能機」,導航的快捷鍵分別是「電話撥號」「聯絡人」「簡訊」「瀏覽器」等幾個東西的話,那麼日本的手機那快捷按鍵就是「電話撥號」「聯絡人」「郵件」「瀏覽器」這麼一個排列的順序,而簡訊功能基本上沒人用,就算有那也不過就是在軟銀等少數一兩個服務商的系統內部可以近乎免費的發簡訊而已,但是別的服務商可能根本就沒有簡訊服務!
一般來說,這日本人在日本買手機呢,那基本上是跟美國有點像,他們也是要簽署各種兩年三年合約的。只不過美國因為2g系統採用的是cdma模式的,所以號碼是燒錄到了機器裡面的,而日本則是可以換他們的手機卡而已。不過日本的手機用戶呢,那基本上也是跟美國人一樣簽合約之後免費或者廉價的買手機。
第三千三百八七章 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