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淡水在看著《燕京時報》對賈鴻漸專訪的稿子。這麼一個稿子是趙妍採訪完了之後,寫出來了準備上報的稿子,她定稿的時候,傳真過來想讓賈鴻漸看一下。汪淡水把傳真出來的稿子複印了一下之後,送給了賈鴻漸一份,另外一份她自己就留在手裡看。在趙妍的這麼一個對賈鴻漸的專訪中,賈鴻漸那顯得可真是形象太高大了。雖然當時採訪的時候汪淡水並不在旁邊,不過看著這麼一個報道,汪淡水卻覺得好像是親自就在賈鴻漸身邊看著他接受採訪一樣!那一句句的話,那一個個的描寫,真是活靈活現的把賈鴻漸描繪了出來。
「賈導,請問社會上有些人說您的這種廣告植入的方式並不是拯救中國影壇的好方法,他們認為美國等影視發達國家並沒有大規模的實行這種做法,所以這麼一個方法是不好的。同時他們覺得廣告植入太多會導致電影的藝術性受到影響,您是怎麼看到這種疑問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非常尖銳。真理不辨不明,真金不怕火煉,有道理的事情肯定不怕爭論。首先來說,像是美國那邊沒實行這種植入的看法……實際上美國是有的。比如說《黑客帝國》中諾基亞就對電影進行了廣告投資,從而獲得了把諾基亞8110產品的植入。同時凱迪拉克也對電影進行了植入,所以在歐美才造成了凱迪拉克重新成為時尚話題。甚至就在2002年,澳大利亞人安東尼-笛福開創了一個植入性廣告獎。這其實充分證明了在歐美,這植入式廣告實際上也在進入電影業界,不存在說歐美沒有植入廣告的說法。而在另外一方面,如果這種說法的話,那其實也不能完全的看著美國那邊的情況。為什麼呢?因為美國那邊盜版不嚴重,所以相對來說文化產業的回報率很高,只要片子水平夠好,那麼上映幾乎就可以賺錢,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為什麼要以廣告植入為主?」
「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我們的市場很不完善。被盜版衝擊的導致我們要在票房市場上收回成本很難,這就是我們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的不同之處。要讓中國的電影市場復甦,首先我們必須先讓投資者對於這麼一個市場的信心恢復,讓投資者知道投資進去之後將是會有回報的。這樣才能刺激越來越多的人投資到電影裡面。當然了。因為我們的市場盜版嚴重。同時電影院以及銀幕數量太過於稀少,因此真的要靠電影院上映來收回投資很難,我們也就不得不想辦法來另闢蹊徑。把美國人看不上的旁門左道拿過來當我們的康莊大道。如果投資人變成了數個廠家,那麼只要有一定數量的觀眾看了電影,這就能夠保證有宣傳效果。而有了宣傳效果,投資人就有了回報。
只要這麼一個投資回報的過程完成了,那麼票房到底有多少就不重要了,這是我個人思考下來覺得能夠改變中國電影市場最好的辦法。這就有點像是當年的無產階級革命一樣,蘇聯傳來的方法是中央城市暴動,而我們中國學了卻沒辦法做到跟別人一樣,因為國情不同,最後我們只能選擇當時世界上沒有人試過的農村包圍城市。我想這個例子和我們的電影產業實際上是比較類似的……」
光是看到了這裡,汪淡水那就感覺賈鴻漸真的是成熟了,這都不罵人了!這要放在以前,按照賈鴻漸這小鋼炮的脾氣,怎麼不要冷嘲熱諷一番,怎麼不要說那些能夠從這個問題上反對自己的人都是近代史不合格的傢伙?甚至搞不好賈鴻漸都會上綱上線的批評一下質疑他的人是本本主義是教條主義是,是思維僵化是根本不會靈活思考!而在這麼一個訪問中呢,賈鴻漸那真是一點諷刺的話都沒有,就只是給自己解釋,就只是防守,而沒有反擊!這可真是稀奇啊!在汪淡水看來那真是賈鴻漸成熟太多了!
緊接著他再往下一看,只見著這賈鴻漸又繼續防禦了——「至於植入廣告多了不好,這倒是對的。但是世界上什麼東西是多了好的?氧氣多了人都受不了呢,水喝多了同樣還會水中毒,導致身體的電解質平衡失調,人會昏迷會心臟停跳,人喝水喝多了喝死掉都不是不可能。你說這水多了都不好,更何況是別的東西呢?世界上的東西都要講究一個度,我們不能說吃飯吃多了會撐死就不吃飯,對吧?而且廣告植入到底什麼是多什麼是合適,我覺得交給市場交給觀眾來決定就可以了。觀眾們完全可以用錢來投票,他們覺得哪個片子廣告太過分了,太多了,那就可以通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