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說實話,賈鴻漸關於孫權下手或者說孫權跟孫策被刺脫不開關係這點,最早是從港港的一個漫畫《火鳳燎原》裡面受到的啟發。這個《火鳳燎原》畫的就是三國時期的事情,而且據說還是三國第一鬥智漫畫,基本上把張飛關羽都畫成了超級智謀人士,甚至作為水鏡八奇之一的諸葛亮以及龐統那可是非常早就開始參與到了三國進程裡面,而這一點也引出了一個內容——那就是原創內容過多。
這原創的情節太多,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很容易讓「頑固派」覺得這個漫畫是在胡亂畫。但是賈鴻漸他們現在想寫想拍的內容卻不一樣,其實賈鴻漸他們並沒有拍什麼太多的原創劇情,或者說哪怕有原創的,也是在沒有動《三國演義》本身框架的情況下,根據他們自己的猜測添加了一些改變了讀者、觀眾對一件事情感觀的細枝末節而已。所以,從某些角度上來說,賈鴻漸自己版本的《三國演義》,其實並沒有動《三國演義》什麼東西,甚至最多也就是動了一些皮毛,然後按照各種野史和自己的推理,稍微加進去了一點細枝末節,然後變成了一個自己詮釋版的三國,這跟加入了諸多原創的《火鳳燎原》是完全不同的,至少賈鴻漸沒有讓司馬懿從一開始就掌握一個什麼奇怪的暗殺組織之類的東西。
其實這種原創的話,從某些角度上來說,前人早就做過了很多。現代很多人認為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最初版本,也不過是明朝嘉靖年間的版本,但是後來在清朝,還有個「毛本」——毛綸、毛宗崗父子評改本。可以說「毛本」和賈鴻漸版本之間也沒什麼本質區別,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推理以及史料來進行詮釋嘛……
「賈總,咱們這麼寫的話……是不是得用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或者是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的一些知識?」此時劉震運問道,「想要描寫他們內心一點點的變化,這個拍腦袋想肯定不太好。我覺得最好還是有邏輯一點,或許按照這些心理學派的方案進行剖析會比較好一點?」
「恩,還可以外加一下一點階級鬥爭的分析,當然這玩意兒就放在文章外面。是作為一個輔助工具來分析的……」賈鴻漸剛說道了這裡,明顯看到劉震運驚訝的眼睛都瞪大了,那表情仿佛是在問「階級鬥爭那種過時的東西也能用在這裡?」
「怎麼說呢,離我們最近的平民翻身的革命,不就是那個時代的東西?過去的還不遠,很多東西用那個年代的理論一分析,還是可以得到一些很不相同的信息的。比如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用這個來分析赤壁之戰,就能看到一些很有趣的東西。當曹操必定要被打敗,朋友就變成了敵人,雙方有時候聯合,有時候互相下黑手。這也是得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賈鴻漸笑呵呵的說道。
賈鴻漸這人跟別人不一樣,要說他是正經的五毛吧,反正他自己是不承認的。但是他跟別人不同的是。的確是認為馬哲、思想之類的東西,是非常有用處的,雖然很多人因為從小受到填鴨教育的原因,對這種東西很反感,覺得完全都是過時的。但是賈鴻漸一直覺得,這種東西本身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理智的態度那就是當作工具,結果拿過來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分析,經常還就是非常有用!
「唔……」劉震運沉默了一下,的確。他想了一下階級分析錒、主次矛盾分析這種事情,雖然在現在名聲好像不怎麼好,但是實際上都已經融入到中國人內心深處了,所有人幾乎下意識的就會開始運用,如果把相關分析有意識的用在輔助寫作上面,的確是能瞬間造成一種很多變的狀況。造成一種「今日之敵,明日之友」的場面!
「另外,這個玩意兒寫的時候,你不用在意集數長短,只要找到內容能拍到300集,你照樣寫就是了。可以先把主體內容先寫出來,寫的時候直接就按照時間留下來鉤子、扣子之類的東西,方便未來分集,我感覺上,一集45分鐘左右就差不多,兩集就是一個半小時,等於一個電影。寫的時候呢,一集裡面要有曲折,基本上就是一個微型電影的那種感覺,每集的節奏要按照電影模式來改!」
聽到了賈鴻漸的要求,劉震運還真有點覺得困難。一般來說這個年代的電視劇,那沒有多少是按照電影的理論來操作的,一般電影理論對於每一個大概時間段講述什麼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