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賈鴻漸也挺好奇的,美國人怎麼能看懂一個這麼「中國」的電影呢?說實在的,這樣的一部電影歷史上在中國那都不怎麼討好。甚至都不說是在大陸了,在港港這樣的一個武俠電影曾經非常興盛的地方,那也是相當的不受寵。別說是港港上映這部片子是在得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前了,就是之後港港那邊的院線又趁著得獎的東風再上映了一遍,結果票房還是難看的一塌糊塗!為什麼?
同時大陸這邊票房也難看,如果賈鴻漸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只有一千多萬。為什麼大陸這邊的票房也很不盡如人意呢?賈鴻漸覺得這就是故事本身的原因以及觀眾口味的原因——說白了,這部《臥虎藏龍》本身的作者王度廬那就是老一輩的武俠小說家,而且這部《臥虎藏龍》呢,還是38年到45年之間的時代裡面寫出來的,這玩意兒寫的能有6070年代的金庸古龍他們一代寫的好看麼?
說句不好聽的,3040年代的時候,那武俠小說的商業化套路都還沒有摸清楚呢!本來那個時候的武俠小說就是嬰兒一樣的牙牙學語,讓它們一下子能夠舌燦蓮花的忽悠人,這怎麼可能呢?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了之後,到了金庸的那一代人,武俠小說的整體商業構架就已經發展的差不多成熟了,然後一下子就出來了一批不錯的武俠小說家。同時呢,那個時代的武俠小說家寫的小說,整體也是符合那個時代人的心理特徵的。說白了,就是在一個快速發展的年代,在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大家願意看的當然是一個主角能夠不斷成長的故事了!
同樣類比一下,日本的動畫漫畫,在7080年代的時候,那主角都是多熱血的啊?甚至90年代的時候還是這樣,但是到了00年代呢?隨著日本的經濟一路低迷。當年輕人發現了努力也沒什麼好結果也出不了頭之後,各種廢萌私宅沒用的主角也就越來越多!王度廬的小說是在什麼年代寫的?是在一個被日本入侵的年代寫的,人家作者當年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年代,人家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心理?如果硬要說的話,王度廬的那種文風以及小說裡面的意境,其實更適合像是日本那種經濟遲遲不發展的國家!或者適合的是19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裡面水深火熱各種矛盾頻發,資本家找來私人武裝拿著衝鋒鎗突突突工人的時候,這種批判社會桎梏之類的文才能「振聾發聵」!
而大陸這邊呢?大陸這邊90年代00年代那正是高速發展的年代,哪怕經歷了大下崗,可是這社會整體還是在輕裝的快速進步,在這個時候大家都忙著賺錢。大家都覺得未來有無限可能!而在這個時候李安拍出來一個這麼李慕白無奈的故事?這誰愛看?哪怕就算是《泰坦尼克號》那麼樣的一個悲劇,起碼還有刻骨銘心的愛情在裡面,起碼還可以忽悠一下年輕人情侶來看!可是這個《臥虎藏龍》適合年輕情侶看麼?這《臥虎藏龍》裡面就只有深深的無奈!
這麼一個東西怎麼可能會引起大陸人民的喜愛呢?而且節奏還是特別慢的3040年代的武俠小說的節奏,現代的節奏多快啊?哪怕是金庸他們的小說在這個年代那都是要加快節奏才能行的,更何況是六七十年前的小說呢?所以總體說來,這《臥虎藏龍》那就是一方面又老套,節奏又慢。另外一方面連核心價值觀都跟現代人的不同,這怎麼來賺錢?
更不用說的是那種吊鋼絲的武打動作,可能外國人看的還挺新奇的,還覺得特別牛掰。可是在中國人看來,這些鋼絲吊的除了高了點瀟灑了點,還有什麼很特殊的地方?從本質上說跟70年代的港港武打片有什麼區別?人家程龍在80年代的時候,還開創了一個自己的諧趣武打風格,還要把很多現代格鬥的技術以及技巧用到電影裡,還需要用密集的快速剪輯來加快鏡頭和鏡頭之間的間隔,還需要做出來那種拳拳到肉以及暴風驟雨一樣的攻擊。所以說這種老套的《臥虎藏龍》的打鬥根本不能滿足中國人需求啊!
這點來說,賈鴻漸腳著跟武打片兒在新世紀的前途差不多。實際上在程龍等人漸漸老去了之後,港港的功夫片兒武打片兒那也是在漸漸的衰落。一方面呢,是由於人才越來越凋零,畢竟越來越少的新人演員能夠跟以前的演員一樣都有武術底子或者相關的苦練底子。然後再另外一方面呢,那就是武打片兒的打鬥套路玩的有點讓人看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