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沒錯,《指環王》這麼一個電影,原著是啥?是《魔戒》。托爾金在54到55年間出版的這個《魔戒》原著,好看麼?說實在的,要讓賈鴻漸來說,那真心不好看。要知道,賈鴻漸是看過《魔戒》英文原著的人,他看的可不是那些翻譯版,自然可以發現這《魔戒》到底不好看在哪——簡而言之,這《魔戒》就是托爾金「炫技」的一個產品,而不是為了寫的好看而寫的東東!
為什麼賈鴻漸說這托爾金的《魔戒》是一個炫技的東東呢?因為首先,這托爾金在小說裡面自創了一個「精靈語」,雖然這聽起來好像很給力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作為一個只為了看一個好故事的讀者,需要知道精靈語的語法是什麼樣的?他們需要知道精靈語的具體東東是什麼樣的?不需要!就像是好萊塢大片兒裡面,為了劇情好看,為了戲劇張力,會那汽油裝在車子裡面引爆,弄一個好看的但是其實沒什麼實際破壞力的「火球」出來來表現爆炸場景,而實際生活中真正有殺傷力的,能把汽車炸成碎片的爆炸,只會有大量的灰,不會有什麼巨大的火紅的火球!
於是,從托爾金自創精靈語這點其實就可以發現,這老頭兒弄這麼一個書出來,那真是為了自己爽的,不是為了別人看的爽的!同時,他的這本書寫的時候,各種晦澀無比——比如說,為了表現書中的那種類似中世紀的風采。這老頭兒多少對白和詞語用的都是中古英語的語法和詞彙!像是現代英文早不用的英語第二人稱「你」——「thou」,甚至以及「be-e」來表示完成時的日耳曼語式的英語語法卻是真讓賈鴻漸讀的頭疼!更不用說,這托爾金為了表現古典風,那還自己創作了n多古風的詩歌啥的……
這給賈鴻漸的趕腳是啥呢?那就相當於是說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生活了6年了,好不容易中文說利索了,能看報紙看電視了,結果他娘的看了一本《三國演義》,然後看著那些古典白話文不說,還要看動不動就來個「有詩為證……」這絕對對外國人百~萬\小!說的積極性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雖然可能中國人看《三國演義》會很順暢。但是不要以為外國人看原本的莎士比亞就會很順暢!要知道英文和中文是完全不同的語言。按照中國語言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古籍研究所副所長徐時儀先生的話說,從東漢以後基本上就已經開始了書面語和口語的分離。在最早的時候,中國人和外國人一樣。書面語和口語是大體一致的。就像是後世的白話文和口語。雖然可能用詞有差異,但是大體語法還是一樣的。但是到了東漢,當時的文人雅士們。把書面語給「回檔」到了先秦兩漢的時候,然後口語卻在不停的發展!
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上千年的「高檔」文字,那都是幾乎沒什麼變化的,而民用的口語一直在變化,這就導致中國人如果要學文化,那就一定要看古文,就要學習幾百上千年前的書面語文法!所以經過了基本教育之後,中國人看文言文問題不算太大,看明清的白話小說那更是簡單了!
可是外國沒有這種風潮!要知道他們的語言文字那可是綁在一起的,他們的文字並不表意,而是表音!於是當發音產生變化的時候,文字產生變化那就很正常了!按照歐美的學者進行研究對比發現,從1945年到1995年的50年間,英語詞彙裡面50的詞彙拼寫都發生了改變!這才是50年啊!
那麼,1998年的英國人,幾乎看不懂1498年的英國作品,那簡直就太正常了!而在這種情況下,再看托爾金故意寫的很有古風的小說,說不好聽的,這真心是折磨!比讓小學生看文言文小說還折磨的多!
雖然這麼一個原著看起來很晦澀很沒有閱讀快感,有很多閱讀障礙,但是這麼一個奇幻風的開山作,變成了電影之後,卻沒有了那些晦澀,反而靠著外加的影視特效一下就掃遍全球!
如果說托爾金的《魔戒》可以這樣,那為什麼《西遊記》不可以這樣?如果說《三國》、《水滸》、《紅樓》都太中國了,中國到了外國人沒有一系列的歷史知識,很難理解其中的美感。那麼《西遊記》這個類似架空的幻想,那不是很容易讓外國人接受麼?孫悟空這樣一個猴子,跟各種稀奇古怪的妖怪對打,這要是做上了好萊塢頂級的特效,那怎麼都不會太比《指環王》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