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當即心中一動,明白夏玄妙這是準備對匈奴王庭動手了。
周晨心中頗感欣慰,因為自從黑水城被圍開始,夏玄妙的成長每一步都是他親眼所見。
而如今,夏玄妙即將對自己的最終使命發起衝鋒,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周晨都會為他而感到高興。
隨著心念一動,周晨的視線又來到了黑水城縣衙。
只見縣衙大堂之中,縣衙大堂此時已經被改造成了中軍大帳。
幾幅地圖正掛在周邊,而此時大堂中不止有夏玄妙與楊英等人,陳魁、華眉,以及兩軍之中的中層以上將領全都在座。
另外匈奴五部的首領,也全都端坐在大堂內,齊刷刷看向夏玄妙。
而夏玄妙正在指著地圖,布置著行軍路線。
也多虧有了多尼的投靠,以往神秘莫測的匈奴王庭,其所在位置已經被夏玄妙徹底掌握。
甚至就連沿途會遇上哪些部落,對方的兵力配置等等都一清二楚。
掌握了這份信息,夏玄妙可以說是能夠毫無阻礙的直抵匈奴王庭。
而現在對於夏玄妙而言,唯一的問題便是長途行軍難免驚動匈奴。
而只要驚動了沿途的匈奴部落,即便是夏玄妙及時出手,但憑藉著匈奴人的快馬,也難免有漏網之魚。
屆時這些漏網之魚必定會前往匈奴王庭,向孛兒只斤示警。
夏玄妙倒是並不擔心孛兒只斤提前得知大軍來到,將會組織匈奴騎兵抵抗。
畢竟匈奴人本來就人口稀少,又前後經歷了兩次大敗。
根據多尼等人的交代,此時的匈奴內部,能夠抽調出來的兵力最多不會超過五萬人。
至於那些奴隸兵,以及普通的部落子民,夏玄妙絲毫不擔心。
不要說跟匈奴騎兵比起來,就是比普通的南朝人也不如。
也就是說,這次出兵匈奴王庭,最不妙的情況,也就是遇到五萬匈奴大軍罷了。
然而夏玄妙加上楊英的征西軍,總兵力就已經達到了五萬人之多。
再加上從匈奴五部僱傭的一萬多騎兵,總數直逼七萬。
這可以說是夏玄妙,頭一次在數量上比匈奴占據優勢。
不過匈奴人騎兵比較多,而夏玄妙手上即便是算上匈奴五部的僱傭軍,也只有兩萬騎兵罷了。
但勝在有數量上的優勢,因此只能算是勢均力敵。
但夏玄妙這邊借接連兩次大敗匈奴,士氣上不是匈奴可汗孛兒只斤所能比擬的。
周晨在軍事上是小白,所以只是安安靜靜的看著夏玄妙和楊英等人商議軍務和策略,並沒有忽然現身指手劃腳什麼的。
而且這次是夏玄妙的人生大事,周晨並不希望橫插一腳。
消滅匈奴既然是夏玄妙的人生理想,那麼自己就應該儘量不要插手其中。
而縣衙中的軍議,一直持續到了半夜,眾人才算是商量好了行動方案。
夏玄妙和楊英,當然是作為主力大軍。
而匈奴五部因為已經把部落內的大部分騎兵出借,再加上他們說到底也是匈奴人。
讓人家自己人殺自己人,到底好說不好聽。
因此夏玄妙並沒有強迫多尼等人出兵,只是要求對方負責暗中聯絡草原上,對孛兒只斤不滿的部落。
讓他們在此次戰爭中,儘量的保持中立。
多尼等人,原本以為夏玄妙會逼迫他們一同出兵,但卻沒有想到,夏玄妙竟然十分體貼的沒有做出此等要求。
雖然匈奴人是一個十分鬆散的政權體系,但對於自身的民族認同感卻十分高。
在他們的觀念中,部落與部落之間相互功伐吞併、弱肉強食,是大自然中永恆不變的法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