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嬪在慈寧宮前由步輦而下,經過那株專在盛夏落葉的梧桐樹時,站著旁若無人的發一陣呆。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很多年前她第一次來慈寧宮,是因為紀太后的詔見,那時她還不知道因為一次詔見命運將會改變。她是紀太后親自擇選入宮,或者成為先帝的嬪妃,或者賜配皇子,總之,屈為姬妾的命運是成註定了。
她的本家是官宦世族,身為嫡女她從未想過屈為姬妾,事實上她在受詔之前已經定了親事,不過因為她的祖父頂撞當時的司禮監宦臣,已被下獄,父親也因此受累遭遇貶斥,男方為防牽連,忙不迭的悔婚。
和嬪記得自己當時滿腹的怨恨,卻顧不上怨恨悔婚的人家,她怨恨的是先帝光宗,怨恨光宗寵信奸宦錯處忠良,她的祖父為民請命卻落得下獄受懲,要不是朝堂之上還有趙太師、袁閣老替祖父求情,或許她的父祖她的家族還會遭受到族誅的重懲。
也是盛夏的季節,那時這棵梧桐樹下,就是厚厚一層枯葉了。
她以為紀太后詔她入宮是為訓誡,但沒想到紀太后十分的和顏悅色。
後來她才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險惡,因為奸宦的建言,紀太后竟然認同將她納入採選範圍,她極大可能成為光宗帝的後宮。
寧死也不能委身仇敵。
得知「判決」後,和嬪已經懷有死志,但她到底是不甘心的,不甘心的是即便一死也不能挽救父祖脫身劫厄,也許還會因為她的死,讓她的親人尊長遭受更加殘酷的滅頂之災。
是王皇后勸阻了她。
當年,就是王皇后站在這棵梧桐樹下,摒退了旁人勸慰她切莫衝動。
——太后娘娘將你納入採選範圍,雖說有奸宦的慫恿,也實在惋惜你因為祖父蒙受冤屈而姻緣受挫,如今你祖父的罪責還未議定,奸宦一意讓你經採選入宮,萬一你衝動行事,無疑便會以此為把柄諫言重懲你的父祖,太后娘娘本是好意,為的是想讓你的祖父贏得一線生機。
我暗中與你的母親通過消息,我知道你怨恨皇上,勢必寧死不願委身於他……稍安勿躁,我會想辦法,不讓你入選後宮,只是……難免委屈你……
太子姬妾,於當年的自己而言,真可謂柳暗花明了。
太子不像他的父親,是仁厚君子,且能容忍她的倨傲和不遜,太子也知道她的祖父是被奸宦陷害,溫言安撫,他說是非黑白不會長泯於邪說,暫時的冤屈會有一日大白天下。
那樣艱難的歲月,多虧了王皇后和太子,她才能隱忍才能一步步前行,終於盼到了奸宦受懲,她的祖父得釋冤獄,她的父親也終於從苦寒之地再返京城。
所有的劫厄就這樣安然渡過。
她感激太子,也愛慕太子,最終妥協於命運,甘為姬妾,她懂得太子的愛寵永遠不能僅僅只屬於自己,她也想收斂鋒芒,但努力了,還是不能徹底的磨滅銳氣。
姚氏並不是他們之間的癥結,至多是導火索。
她終究是不能因為感激與愛慕,變得面目全非,成為另一個人,奉迎爭寵,機心用盡。
扭曲自己才能贏
得的略微長久,那樣的愛情太卑微了。
和卑微對應的往往就是卑劣,和嬪無法接受自己成為自己一直鄙惡的一類。
期望的哪樣人生?和嬪其實一直覺得恍惚,她的祖父曾經的志向是懸壺濟世,奈何命運並沒給祖父成就志向的機會,她的父親和伯叔們無一繼承祖父的志趣,只有她,從小就愛看醫書,且輕而易舉就從祖父那裡學會了聽診脈像、識辯穴位,她的天份讓祖父嘆為觀止,而後又嘆息不止:「可惜了不是男兒。」
是女兒身,所以不能有學醫的志向,命運不給她任何的選擇機會,如果家門未曾遭遇飛來橫禍,等著她的也只是及笄嫁人,上事公婆下育子女,被時光一點點消磨完青春,她甚至還不曾寄望能得一心人,就迎來了始亂終棄,當被毀婚,當明白過來只有身入內廷一條獨徑,日子對她而言或許就只余得過且過了。
她之所以固執不願迷失自我,也只是因為想讓人生保全些微價值。
或許是從不曾心存妄求,所以當與太子越來越疏離時,她其實也並無怨憤。
不是她想要爭吵想要
第275章 抗旨不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