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重啟好,善昆如此魄力,我一定全力支持。x23us.com更新最快」馬徐惟邦重重地放下茶杯,態度很是斬釘截鐵,而後又追問道:「就是不知道怎麼個重啟法?要不要搞個開業大會?」
張善昆趕忙擺了擺手,解釋道:「不不,復業而已,還是低調點好,再說現在也只是個初步設想罷了。」
「哦……」
馬徐惟邦默默點了點頭不再做聲,也不知腦子裡在想些什麼主意。
以前同為新華一員的王元龍眼角挑了挑,看了看打算一展宏圖的張善昆,又瞧了一眼重新恢復了精力的馬徐惟邦,神情莫測卻沒有說一句話。
身為局外人的楊秋和易文,就更加不好搭話了。
氣氛有些寂靜,張善昆又默默泡了一壺茶,提起茶盞給眾人滿上,瞧著茶水呼嚕嚕地淌下,張善昆又忽然道:「上個月,我和易文兄兩個,去灣灣考察了一番那邊的電影市場。」
「……」
此話一出,現在眾人皆是一愣,就連楊秋也微微頓了一下。
自從去年七月內地頒布了《國外影片輸入暫行辦法》後,香江一下被禁止輸入內地的影片達到了八十多部,幾乎快占據了香江國語片兩年的產量。
張善昆的作品更是重災區,連長城的創業作《蕩婦心》都給禁了。
因此這時看到張善昆拐彎跑向灣灣那邊,也就在意料之內情理之中了,只是不知道他這個時候說出來幹什麼。
王元龍愣了一下,倒是順合心意地馬上問道:「那邊怎麼樣?」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張善昆輕點了一下頭,隨口而道。
啊呸!!!
楊秋挑了挑眉一陣無語,看著張善昆睜著眼睛說瞎話,百廢俱興那是肯定的,但是政通人和嘛?
那從前年開始的,近四十年的戒嚴算什麼……
其他人顯然也知道裡面的彎彎道道,並沒有當面反駁,張善昆又接著道:「經著易文兄的引見,我和總統辦公室秘書處的秘書長黃少谷先生,交談了幾句。」
黃少谷……那可是藍黨的中秧常委!
楊秋輕瞄了旁邊一臉高深的眼鏡男,心裡暗思這個易文是什麼來頭?
後來這場茶話會結束後,楊秋經由一番打聽,才從別人嘴裡知道了這易文的來頭。
果然背景深厚!
易文本名楊彥岐,『易文』是他在報社投稿時用的筆名。就跟著周樹人用著魯迅的筆名大家習慣後一樣,易文就直接成了楊彥岐的代名。
易文家學淵源,祖父是前清進士,官至一省學政;父親楊千里是前清優貢,只是這貢生還沒等參加最後一腳的廷試,這清朝就沒了。
不過楊千里不愧是有百科的人物!
進入民國時期後,一路做過吳江縣縣長,後又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主事、僉事、秘書、教育部視學、交通部秘書、監察院監察委員等等一系列官職,可謂交友廣闊。
及至魔都解放後,楊千里不願離開,又任紅黨魔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顧問。
父親的深厚背景,也造就了易文的來歷不凡。
比如在1933年易文才十四歲時,就拜了一位民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為干爺爺。
這個人是誰呢?
姓段名祺瑞,歷史上有名的『北洋三傑』之一。
至於不知道這位的,自己回家翻歷史課本去。
到了易文十七歲時,還加入了『藍衣社』,聽過老蔣的訓導,由此認識了更多的藍黨高層人物。
1941年二十二歲時,易文更是按照三合會傳統的拜師禮,在香江拜杜月笙為師,列為門人加入了『恆社』。
後來其返回內地,加入了藍黨軍事委員會主辦的《掃蕩報》,當時報社的社長正是黃少谷,易文很是得其賞識,後《掃蕩報》改名《和平日報》,其又一路升任至總編輯。
再後來,易文更是差點被戴笠親自拉入軍統。
及至藍軍敗退灣灣,易文也隨之前往,但隨即不久灣灣頒布『戒嚴令』,深感不自由的易文便離開灣灣,來到了香江,做起了《香江時報》的編輯。
順便的,也給電影公司寫寫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