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江影壇,如果說1950年是屬於百花齊放的一年,長城、永華、華南等佳作頻出;那麼1951年,必定是屬於黃梅戲的一年。
隔著半個世紀的今天追憶往昔,歷史已經顯得遙不可現。我們所能知道的,也就是那些老舊報紙上的所聞所寫。
然後經由著這些,去一窺當時的黃梅戲盛景。
黃梅戲起於鄂興於皖,最終卻在隔了半個中國的香江,被世界所知。這其中的零零總總,想來是《天仙配》的導演加編劇楊秋老先生,那時所不曾預料到的。
上個月末本人有幸在三亞舉辦的金雞百花獎上,遇到了從香江出發前來頒獎的楊老先生,多方探尋引薦之下,精神還算矍鑠的楊老先生,終與本人暢談起了過去的那些時光。
由此,我也仿佛依稀見到了當年的情形。
《天仙配》立項之前的香江影壇,國粵語觀眾分流嚴重,國不看粵、粵不看國那是常景。無數的導演和編劇們,都在摸索探尋著一種能把兩種觀眾同時拉入影院的方法,但紛紛以失敗而告終。
不過此時身處話劇團的楊秋導演,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那便是無論戲台上唱的是京劇還是粵曲時,台子下面總有那麼一撥人,是同一批觀眾。
細問之下,才知這些人雖不懂詞卻喜調。
故看之。
楊秋導演深受啟發,於是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傳統戲劇,一番探尋之下便發現了通俗易懂的黃梅調。
選定了傳統劇目《天仙配》後,經由十餘遍的辛苦修稿改曲,使之更加通俗易懂之後,才拍成電影上映。
最後,終成一代經典,引發了香江十多年的黃梅戲熱潮。
據楊導親口贅述,當年《天仙配》上映之初,眾人其實一開始並不看好,因為那時的古裝片,並不賺錢。
只是沒想到,戲院反饋過來的情況卻出人意料。
僅僅只有兩天的時間,戲院便賣光了全部場次的戲票,導致全香江一票難求,院線不得不又加急延映了一星期,才緩解觀眾的購票之憂。
楊老先生戲言,當年他們公司有一個掃地阿姐,後來有一回告訴他自己去看了八遍《天仙配》,還順口跟他唱了一段『滷水輕扇腚消炎』,樂得他當月便給阿姐多發了一百塊獎金。
由此可側見《天仙配》的影響之盛。
及至下映之時,《天仙配》觀影人數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一萬,票房更是高達四十三萬港幣,打破香港歷年來的票房記錄。
這個記錄直至兩年後,才由楊秋導演自己給破掉。
而那時香江的街頭巷尾,到處可以聽見『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的哼唱聲。別人要是唱了上句你接不下來,就是過時就是老土。
街上處處黃梅調。
黃梅戲之年,由此而始。
——張偉《紙上觀影雜談》(2005年12月4日寫於魔都)」
年少的楊秋自然不知道半個世紀之後的自己,還是那麼的滿口胡話隨便忽悠,更重要的是還把人家文藝懷舊小青年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說他前部的《滑稽時代》還只是惹得眾人小跟風的話,那等《天仙配》的成績出來後,整個香江便忽然冒出了不知多少個黃梅戲劇組。
黃梅戲那熟悉的曲調,更不時地就在侯王廟北帝街的某個片場響起。
就連一直忙著新戲和話劇團的程綱也跑來跟他述苦,說是荔園的老闆不知怎麼地從皖省請了一個黃梅戲劇團來,搶了他們話劇團不少場次。
這下他們話劇團就更難混了……
不過這些楊秋只當聽不到,他腦子裡頭又沒多少話劇可以救他們。再說了,話劇團倒了更好,他的片場建好後還缺人才呢。
話劇團這個人才儲備培養基地,他楊秋可是盯了好久了。
隨著《天仙配》在金國院線的塵埃落定,在成績亮瞎人眼的同時,楊秋也於七月初在侯王廟的狀元酒樓,大辦了一場慶功宴。
只見這天狀元樓前彩旗飄飄,紅燈高掛,一條大大的橫幅拉在『狀元樓』的牌匾之上,上面大書『熱烈慶祝《天仙配》大賣四十萬,破香江電影票房新記錄』十來個大字。
橫幅下面的大門口,人來人往十
第146章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