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基眼中的精光,諸葛亮自是盡收眼底,但卻沒有作出任何反映。
君擇臣,臣擇主。
對於諸葛亮而言,基本已經選定了劉基,那此時自然要讓劉基知道自己的本事,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在劉基眼中的重要性。
「基公子,亮亦有一個問題請教。」諸葛亮道。
劉基道:「奧?孔明兄有何問題,儘管直說,基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亮想知道,公子心中對於仁義二字怎麼看?」諸葛亮道。
「仁義?」
劉基一愣,有點不解,諸葛亮為何會突然提到這個問題。
「不錯,就是仁義!」諸葛亮淡淡一笑,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仁義二字,說來還是出於我儒家。
公子非儒家中人,但所行之事,卻是暗和我儒家精要。
曲阿放糧、由拳晚出兵、無不體現出公子有大仁,待百姓至誠。
只是,公子犧牲自己的利益,去保護百姓的利益,這固然讓人心生敬佩。
但若是站在爭霸的立場上,卻無疑會成為公子的缺點,若是敵人以此為突破,設計公子,那公子能如何?」
劉基沉默下來,終於是到了正面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而諸葛亮也在死死的盯著劉基。
劉基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去保護百姓的利益,這是諸葛亮最欣賞的一點,也是他決定投靠劉基的源頭。
從本心來講,其實諸葛亮投靠劉基,是抱著一種為了理想而犧牲的念頭的。
因為劉基的這個弱點實在是太明顯,幾乎可以肯定,日後必然會遭受敵人針對此點的設計。
雖然劉基有著自己恐怖的練兵之術。
但擁有這樣的缺點,依然會讓他未來的路倍感艱難。
諸葛亮希望劉基能夠告訴自己,一旦遇到敵人以此的算計,他會果斷放棄百姓。選擇自己的利益。
但他有不希望劉基這麼告訴自己,因為如果劉基這麼幹了,那他與其他的諸侯還有什麼區別嗎?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沉默片刻後。劉集終於一字一頓的吐出一句話!
諸葛亮一愣,沒想到劉基竟然會吐出這樣一句話。
作為儒家門徒,他自然知道這句話的出處。
此話出自《孟子。盡心上》,原句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時候,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但劉基在這裡說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難道他的意思是,若果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做這些事,那就只管自己,不管別人了。
但如果他擁有足夠的能力,那就要努力的施行仁義?
可是,這跟自己的問話有什麼關係呢?
自己可是問的他在自己利益與百姓利益之間的選擇啊!
一時間,諸葛亮都有種哭笑不得的意思。他不信劉基會聽不懂他的意思,但劉基如此答覆,到讓他有一種,劉基這是在糊弄他的感覺。
但諸葛亮卻不知道,其實這就是劉基心中的想法。
對於劉基而言,努力保護百姓的利益,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目標。
也是他一直以來行動的根本動力,事實上,就是走上爭霸之路,也是為了統一天下。讓百姓過上安寧的日子。
畢竟,按照歷史的進程,這片土地未來數百年都將是戰火紛飛,無有寧日。
不過。雖然他一直在這麼做,但要說因此形成了什麼理論性的東西,那你還真是高看他了。
其實,對於外界人們屢屢猜測的什麼劉基性格缺點,在劉基本身而言,他根本就沒有覺察到!
曲阿放糧。是因為劉基當時的糧草實在太多,就算花出去二十萬石,對於他的下一步安排也沒有任何影響。
由拳出兵更是如此,當時劉基志得意滿,已經將由拳當成了自己的東西,既然是自己的,那他當然,是儘可能的保護他了。
而且,早些出兵,跟晚些出兵,在劉基看來,根本無關緊要,便不自覺的選擇了晚出兵。
所以,在諸葛亮等人看來的劉基
第一百五十一章諸葛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