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的時候,張文凱對煉器風格這種東西也有了認知。
在這之前,他對煉器風格是一無所知的,關於「煉器風格」這個詞語,他都是聽辛雲說的,而在兩人的交流過程中,他對前輩的風格有了大概的理解。
四個前輩,分別擁有四種不同的風格體系。
先說唐部長。
唐部長因為精神力的關係,對煉器、煉藥、陣法等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他是個全才。
說來都是不可思議,煉器圈的人將唐部長視為煉器圈的人;而煉藥圈的人又將唐部長視為煉藥圈的人;陣法的圈的人,又將唐部長視為陣法圈的人。
更神奇的是,在每個圈裡,他都是大佬。
而且在每個圈子裡,他都是前三的水平。
而最奇葩的是,每個圈子裡,他都是前三的水平,但往往又不是公認的第一。
在煉器圈,歸喬呼聲最高。
在陣法圈,種問成被認為是第一。
在煉藥圈,師志德被認為是第一。
但每個圈裡說到頂級高手,又無法迴避唐部長。
毫無疑問,唐部長擁有最絕佳的天賦,之所以不能成為第一,大概是因為他分心太多。而唐部長的煉器風格,也跟他剝削多才有關。
唐部長的煉器風格,被稱為「雜融」。
因為他技藝多,懂得多,涉獵多,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他的解決思路往往不同尋常。他時常會用陣法或者煉藥的技術特點來解決煉器的問題。
這是唐部長獨有的風格。
而且這個風格已經形成了體系。
但因為唐部長的個人風格太濃,對資質要求太高,所以,連徒弟都沒有,因為別人完全學不了他。
要學他的風格體系,需要精通煉器、煉藥、陣法、銘文等等各種雜學。
沒有這些廣博的技能打底,根本無法學習唐部長的風格,甚至連模仿都難以做到。
所以,唐部長的風格是獨樹一幟的,也是最難以傳承的。
不僅煉器方面是這樣,在煉藥、陣法等等領域,同樣也是如此,都沒辦法教徒弟。
除非世間出現第二個像他這樣天賦異稟的天才,否則,他的技藝註定無法傳承。
而唐部長也沒想著傳承技藝,他希望的是突破,是真正的開宗立派,成為宗師級的高手。
煉器協會的創始人宗湘,同樣是擁有屬於自己風格體系的煉器大師。
他的風格是均衡。
可別小看均衡二字。
均衡這種事情,很容易被人跟平庸混淆。
宗湘的均衡,是全方位的超越平庸,在每一個緯度都能勝出。
而這來源於他對各種因素的把控和調試。
煉器協會創始五老,有三人已經駕鶴西去,只有宗湘和北偉活著,那是因為當時的聖核有限,優先給了宗湘和北偉,提升了他們的境界,延長了他們的壽命。
而優先給宗湘,就是因為他的均衡風格,很適合作為正統,也很適合傳承。
他的技術特點和技術風格,是可以被學習的,也是可以傳承的。
這點跟唐部長完全不一樣。
如果說宗湘的特點是均衡的話,那麼,北偉的特點則是精細。
宗湘能夠從整體出發,完成最佳的組合,達成均衡,並且超越平庸;而北偉則是精益求精,從細節著手,以細節的量變推動質變,從而成為卓越。
北偉是個特別苛求細節的人,所以,他的煉器作品,總是會在某個地方特別的突出,以至於令人嘆為觀止。
北偉的技藝風格,也是可以傳承的,同樣也是偏正統的路子,所以,當初的他也獲得了聖核,希望他的技藝能夠流傳。
而宗湘和北偉,也確實成為了煉器協會的兩大支柱。
整個煉器協會,都可以算作是他倆的徒子徒孫;同時,均衡和細節,也是煉器協會的兩大流派。
唯一遺憾的是,當一個組織做大的時候,就開始維護自身利益,漸漸的變了質,忘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