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皆受聖人教誨,斷不敢奉弒君之人為主。
太子既處嫌疑之地,自當退避,以釋自身之疑。」
說話的是內閣三大閣臣之一的章建制,此公資歷極深,地位極高,身為閣臣,就成了文官的代表,他的意見,自然就代表了文官群體的意見。
安貞驚恐至極,他和兩位皇子,在朝中的勢力都不大,尤其是影響不到三位閣臣。
如今,章建制的表態,令安貞肝膽俱裂。
「章先生此言有理,太子雖自立誓言,不曾弒君,但重重疑點都指向太子,豈是一句誓言就能抵消的。
本官以為太子的確應當避嫌。」
發話的是熹貴妃。
她是六皇子的生母,這個關頭,她再不說話,以後只怕就無話可說了。
章建制和熹貴妃表態後,等若是再度吹響了反對安貞的號角。
在絕多大多數人心裡,安貞就是弒君之賊,這絕不是靠安貞的誓言和太后的威權就能壓服的。
一時間,滿殿嘈雜,太后連聲喝叱,也無法止住亂局。
忽地,殿門被推開了,大量的甲士湧入,將整個大殿團團圍住。
「謝超,無詔爾敢入殿,真當律法斬不得你麼?」
章建制大怒,謝超是白衣衛千將,鐵桿的安貞腹心。
章建制喝罷,眾官皆高聲痛斥。
太后朗聲道:「謝超正奉哀家之命而來,卿等用心王事,何憂之有?」
安貞感激地掃了一眼黃姚佛。
他很清楚,謝超統領的白衣衛,必定是黃姚佛傳訊調來的。
太后只是在替他封堵漏洞。
說來,安貞也頗為後悔,早知道事情註定要鬧成這樣,拼著擔著些流言蜚語,也絕不能讓寧夏開口。
現在好了,事情弄成這樣,流言蜚語是不用擔了,弄不好就要擔負千古罵名。
寧夏朗聲道:「寧某不願奉弒君之賊為主,還請退走。」
寧夏繼續煽動。
若真讓安貞登基,他就不用考慮退走不退走,該考慮動用幾次鳳凰膽能夠求活。
「臣亦請告退。」
「臣請告退。」
「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太后明鑑。」
「…………」
眼見著場面就要失控,白衣衛眾將士已經抽刀在手,只等太后一聲令下,便要拿人。
便在這時,又有一行人闊步行了進來,正劍拔弩張的眾白衣衛將士忽地分開一條路來。
寧夏才看清,來的是十二個氣場強大的修士,看面目皆是中老年。
「參見諸位宿老。」
霎時,滿場都是見禮聲。
寧夏立時弄清了諸人的身份,竟是傳說中的吳國十二宿老。
吳國朝廷戰力最高的存在,也是吳國皇室供奉的核心武力。
安貞眼生歡喜,高聲向十二宿老見禮。
十二宿老中,曾有一半的人在他衝擊結丹境時,下了死力。
在安貞看來,十二宿老至少有超過一半是支持自己的。
此刻十二宿老全部到場,他的皇位徹底固若金湯了。
十二宿老齊齊向太后一禮後,領頭的隆目紅袍老者道:「陛下駕崩,我等失職,正閉門思過,驚聞白衣衛調動,我等自然不能坐視。」
十二宿老地位尊崇,太子的登基大典,想不來就可以不來。
但他們不來,並不代表消息閉塞,此間大殿發生的一幕幕,已經有有心人將消息傳回了。
白衣衛都調動了,十二宿老當然要來。
「諸君來的正好,事情是這樣的……」
章建制怒聲將事由說明。
安貞急道:「諸位前輩,切不可偏聽偏信,孤怎會謀害父皇,況且孤已立下重誓,天地作證,豈會有假。」
「太子純孝,此乃宵小奸計。」
「太子即是儲君,又有太后詔書,登基正位,上合天理,下應人心。」
「荒謬,陛下死於清風別苑,元洪親口指認
161章 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