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城現在有兩處地方,防守最為嚴密,同時,地位級別也最高。
一處,是靖南王現在住的小院落。
一處,是平西侯爺的臨時府邸。
而此時,
鄭侯爺則是坐在自己府邸的籤押房內,隔著一道帘子,對這幫說書先生們做最後的指點。
聲望這種東西,
多多益善;
鄭侯爺不怕多,他也沒那麼多的忌諱;
怕功高蓋主的心態,他沒有;
故意自污的行為,他做不來。
爬到現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以前偶爾磕個頭,說幾句好聽的,那是為了生活,現如今都封侯了,總不能越活越回去。
這群說書先生們,一小部分,是流民里選出來的,有些個以前不是說書為生,而是做白事兒先生的。
但這無所謂,嘴皮子好就行。
剩下的一大半,都是從穎都來的。
任何時代,不靠血緣臍帶依舊能掙到銀子的,那必然是聰明的。
茶樓酒肆老闆們自然清楚這幾年到底誰的故事最受茶客們的喜愛,也看得出到底誰的演義更能佐客人的酒;
所以,很多原本駐店的說書先生,是由他們的東家包了路上的花銷,讓他們過瞭望江,來到晉東。
本以為只是瞅一瞅看一看那封侯儀式即為大滿足,反正回去後也能有的吹,到那時茶樓酒肆的門口還能掛個牌子或者讓人散個話,說是自家先生剛從封侯大典那兒回來,同時也帶回來了第一手情報。
可誰知,事兒,卻意外得順巧,順巧得讓他們自己都覺得有些不敢置信。
他們竟然被一個個找到,聚集起來,送進了這座臨時平西侯府。
然後,
他們所有人都一排排一列列地跪坐在蒲墊上,一人一杯茶,一碟點心,外帶筆墨紙硯。
七八個文書,站在前方,手裡拿著書冊,開始誦讀鄭侯爺的「生平事跡」。
一開始,
這些專業和業餘以及剛從業的說書先生們還有些懵,
但很快,
他們就意識到了什麼,
開始奮筆疾書記錄。
這個年代,會耍嘴皮子的,能在江湖上混一口飯吃的,就沒腦子不靈光的。
而且,這些人多半是識字兒的。
說書先生不識字,怎麼去看本子?
白事先生不識字,怎麼幫人寫輓聯?
沒人知道的是,
一道帘子之後,
鄭侯爺坐在太師椅上,正在喝著茶。
輿論宣傳口岸,
是鄭侯爺很看重的地方。
其實,就算是沒有什麼實際利益,但讓自己的故事可以傳揚出去,終歸,是很爽的。
光這一條,已經符合魔王行事準則的根本了。
更別說,還能夠在民間去完善和豐滿自己的人設。
鎮北侯府是百年底蘊,
李梁亭就算坐在那裡不動,依舊可以吃著老本。
平西侯府,才剛剛建立,作為侯一代,鄭侯爺需要去做的事兒,真的很多。
文書們將平西侯從民夫營立功再到封侯的這幾年功勳戰績全都講述了一遍。
雖然,這些事跡在民間早就不是秘密。
尤其是對於這些說書先生們而言,茶館酒肆里,這幾年最火的,就是鄭侯爺的故事。
但大家聚集在這裡,坐下來,從頭到尾地被再度灌輸一遍後,
饒是他們中絕大部分已經發鬚髮白了,
卻也難免心潮澎湃。
不用渲染,不用增添,不用誇張,
原原本本地陳述,
就已經比故事還像故事了。
待得文書們講述完畢後,
下面的說書先生開始交頭接耳,交流心得,彼此借閱筆記,畢竟有人寫得快有人寫得慢,難免會有遺漏。
這遺漏的東西,可是一天的賞銀呢,可不能落下。
第四百零六章 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