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香!」
「跪拜!」
一身蟒袍的趙元年站在最前方,其身後,是宗族親眷以及一眾滁州城的官員。
乾國每年有一日,是宗室的禮節。
在這一日,無論是上京城的官家還是各地的藩王,都必須肅穆以待,認真祭祀。
因為這一日,是乾國的官祭。
乾國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是親兄弟,官祭之日,乃是兩位皇帝的父親祭日。
太祖皇帝黃袍加身奪了社稷,按理,追封往前三代,其父,也得皇帝尊號。
太宗皇帝以皇太弟的身份繼位後,一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二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正統,故而將其父的祭日,嵌入大禮,設為天下公祭。
這意思是,將乾國的正統,提升到了他父親的那一輩;
簡而言之,就是虛化了其從哥哥手裡拿下天下的「違和」感,尊奉的是起家的是「父親」,自己和哥哥是平等的,正統從父親那裡傳承下來,從哥哥手上轉交到自己,禮法上,就名正言順得多了。
當今大乾官家的祖父大乾仁宗皇帝,削減了這一日的國祭奢靡,改為宗室之祭。
這位仁宗皇帝在乾國史書上,留下了極為「靚麗」的一筆,他在位時間挺長,且素來節儉,任用賢臣,有容人之度量,開創了大乾眾正盈朝的時代,為士大夫所稱頌。
但也就是在他這個時代起,
太宗皇帝北伐失敗後所建立的馬政之策,開始逐漸廢弛,一度稍顯充盈起來的乾國騎兵,其數目,也就是真實存在的數目和戰力,開始下滑。
同時,西南土司之亂出現,糜爛數十載;
北羌開始叛亂,為禍一方,一度自立為王;
沿海海匪成患,以吳家為代表的一眾大海商近乎成為乾國南海的無冕之王;
乾國爆發了自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由地方教派所掀起的農民起義。
據說,
燕國的三皇子曾上摺子給自己的父皇姬潤豪,希望能以乾國「仁宗」為標杆,以立大燕新綱;
彼時,大燕門閥林立,皇權受壓,忠心於朝廷的官員也都在想方設法地去嘗試破除這個局面,三皇子只是將自己這個摺子呈送了上去。
燕皇姬潤豪收到摺子,很快就對三皇子下發了賞賜。
但魏公公可是記得,當晚在御書房,看完三皇子摺子的皇帝,只是很隨意地搖搖頭,笑道:
「仁宗之仁,仁在讀書人;仁宗之德,德在士大夫。
可惜了,我大燕,讀書人少啊。」
魏公公記得,皇帝將摺子緩緩地掰斷,發出一聲脆響。
在日後,
當魏公公來到皇子府邸親眼目睹了只是一個守備將軍的鄭凡拿起刀鞘對著三皇子胯下砸下去……
「咔嚓!」
魏公公腦海中,馬上就浮現出了御書房那一晚的一幕;
或許,
有些事兒,早早地就註定了。
…
現如今,
福王府的身份和地位,並未削減,甚至比先福王在時,還拔高了許多。
先福王在位,一方面,故意驕奢淫逸,將自己當豬養,也確實是把自己養成了一頭肥豬,和朝廷以及官家的摺子里,朝廷和官家一直在勸誡福王愛惜身體,切莫福祿過厚。
但,真的只是擔心你的身體麼?
趙元年記得自己福王曾對自己說過,
這世上,除非你的家人,其他人說你太胖勸你減一點點的,你以為是在關心你,實則,是在瞧你的笑話。
福王是戰死的,死因有些玄奧,因為那一晚的綿州城,沒有被攻破,但福王還是被人削去了腦袋。
後來,
據說是一位守備將軍,拿下了福王的腦袋,還去找了靖南王邀功;
再後來,那位守備將軍一路攀升,最終,成為了大燕的軍功王爵。
很諷刺的是,因福王死於他手,所以,福王的死,伴隨著那個人的水漲船高,其死的價值,也在水漲船高。
甚至流
第六百四十六章 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