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航天員訓練項目肯定不是單純的好玩,現在這種科幻版的空間站可玩性比訓練性大多了,真要體驗一下航天員的訓練課程,檢驗一下學習能力,還得上專業的空間站。燃字閣 http://m.ranzige.com
於是李未來的光球就帶著他們飛向了下一個場景。
通過一個傳統的圓形空間站小艙門,他們就進入了一個「狹窄」的空間。
說是「狹窄」,其實也不算狹窄,只是有對比才覺得小了。
國際空間站和繁星空間站的加壓艙就是這個尺寸,這才是正經的訓練場景。
相對於乾淨整潔且巨大的上一個空間站場景,這個空間站艙室稍微有些凌亂,不僅有各種飄著的線纜和綁帶,還有小毛絨玩具上下浮動,表示這裡邊同樣是失重狀態。
而且這裡邊還有一個「ai航天員教練」,他對眾人說道:「你們看一下我的入艙動作,我這個動作進去之後可以保證第一時間抓到把手,而不會在失重狀態下亂飄亂滾。」
「好。」
眾人應聲,看著「ai航天員教練」一個輕柔的動作鑽進空間站艙室,然後輕飄飄的抓住一個艙內把手,胳膊用力就讓自己停了下來。
他們有樣學樣,然後……笨拙的爬了進去,勉強站穩之後馬上被後衝進來的人撞成一團,然後哈哈大笑。
顯然,這玩意一時半會是學不會的。
不過李未來說要讓他們體驗一下虛擬空間的航天員訓練,肯定會說到做到,並且保證訓練效果絕對頂呱呱。
航天員是一種要在太空裡生活和工作的特殊職業,所以必須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使他們具備優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對航天特殊環境因素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並熟練掌握太空飛行器和完成飛行任務所應具備的各種知識和技能。
傳統的職業航天員,比如駕駛員和任務專家,他們的訓練內容就非常多,要求也嚴,訓練時間也較長,一般都是幾年時間起步。
非職業性航天員方面,比如載荷專家或科學家航天員,他們的訓練內容就比較少,時間也短。
但是時間再短,也有大量的需要訓練要進行。
就拿航天員在太空中工作的狀態來說吧。
航天員要記住大量的技術細節,也要對大量的按鈕進行操作。
在地上訓練的時候,他們會有一比一的模型進行輔助操作和記憶。
只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在太空中進行相同操作的時候是飄著的,有一種怪異的無力感,那種感覺跟適應了幾十年的地面環境完全不一樣。
而地面要想訓練那種漂浮狀態,只能使用水池的浮力模擬。
本來拋物線飛行可以產生失重狀態,只是這種方式產生的失重狀態時間太短,只有幾十秒,只能讓航天員們了解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失重,對於長時間的操作訓練來說根本就沒辦法。
可關鍵是水池練習的效果也不怎麼好,畢竟水池和太空的差距還蠻大的。
水池與分子極其稀薄的太空不同,它屬於分子極其稠密的環境。
訓練中的航天員不僅可以在水中感受到漂浮的力量,做動作的時候還會感覺到明顯的阻力。
甚至你向後擺一下手,你的身子會向前滑動,而無論你在太空中怎麼擺手,你最大的可能就是原地亂轉。
可是有了神經潛入式虛擬現實技術就不一樣了,在虛擬空間中,它可以使用物理引擎模擬太空環境。
這個模擬可不是遊戲模擬器,因為它的所有數據都在現實空間站里取得的真實太空數據。
所以就數據來說,它就是真正的太空!
對於進入虛擬空間的人來說,他們操縱各種儀器的狀態就是太空裡該有的狀態。
哪怕等他們去了真正的太空,他們身體的感受和觸摸各種設備得到的反饋也是一樣的。
這種訓練環境直接甩出水池訓練一整條街,不僅準確度更高,訓練效果也更強,所需要的時間也會更短。
當然,這只是經驗方面的訓練,身體方面的訓練還是要在現實里訓練。
第304章 「空間之門」頭盔的恐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