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鍔自小在東瀛願法寺修行,天性穎悟,大有慧根,深受願法寺住持不動和尚喜愛,不動和尚將小乘佛法精釋教義悉數傳與慧鍔,將慧鍔作為下一任住持精心培養。
彼時東瀛人交談時應用當地流傳下來的土語,文字沿用漢朝時期中土傳過來的繁體漢字,只有貴族和少部分得道的僧尼才有資格學習文字應用。慧鍔精通漢話和唐文,五歲時習得千字,七歲時經文精熟,十歲時隨同不動和尚週遊東瀛,同東瀛各地文士高僧交談,對答如流,在東瀛被譽為「少年神僧」,聲名鵲起,風頭一時無二。
慧鍔長到十五歲的時候,不僅佛理精通,且習得參政、經濟、天文、相算等雜學,已經成為天皇座下常客,慣為東瀛之主清心解惑,被天皇封為御前僧弟。慧鍔不願理會俗務,一心向佛,在天皇面前發下弘誓大願,欲往大唐盛境學習高深佛法,歸國後渡東瀛眾生疑惑苦厄,其心胸懷抱,同大唐的玄奘大師亦有共通之處。
中唐時期的東瀛並不太平,因東瀛之主效仿唐制,自詡為上天誥命,自封為「天皇」,統一中央集權,仿照大唐行政官位爵制,在東瀛一島國設立王公侯爵,轄下分為十三郡縣,每一郡縣均派駐主官和參軍,分管政治軍事。
東瀛原本處於半封建半奴隸制度,各地有頭有臉的豪傑手下均豢養私軍,不服教化,為了自身屬地和經濟利益,屢屢同天皇下遣的官員衝突,抗拒稅收,且十三郡縣豪傑漸漸有合縱聯結之意,兵力較天皇手中掌握的正規軍亦不遑多讓,使得天皇一度憂心不已。
佛教主張修身養性,修行好這一世的德行,才能超脫人世間的苦厄,修為高深者不墮輪迴,上升天道;行小善積陰德者則可以在下一世投胎到好人家。此等愚民之策正好符合天皇的意願,故而欣然從之,命慧鍔去往大唐學習精深佛理,傳回東瀛散播與民眾知曉。
慧鍔受天昭命,搭乘一艘大型商船一路渡至五台山,在唐朝僧人的帶領下,參觀香火鼎盛的寺院大廟,見到一尊供奉於殿中的白玉觀音像,立感戰戰兢兢,心中皆大歡喜,當場跪倒在觀音像前,鼎禮參拜,久久不願離去。
這尊觀音像以整塊羊脂白玉雕琢而成,高逾三尺,雕工精湛,巧奪天工,大士衣衫、淨瓶、柳枝、蓮座栩栩如生,面目可親,觀之有悲天憫人之意。
慧鍔接連三日跪在觀音像前,不吃不喝,祈求觀音大士能夠點化解困。寺院住持清睦和尚見慧鍔如此心誠,心中欽敬異常,便為慧鍔講述了這尊觀音像的來歷。
原來五台山中有一隱居方士梅岑山,號為「梅嶺居士」。梅岑山生性恬淡,半生未曾婚娶,因為其弟體弱多病,延醫請藥多時難以調理,故而梅岑山走訪各處名山大川,尋覓神醫良藥,為弟弟調理身體。
忽有一日,梅岑山夢到觀音大士指點,其弟需每日飲用大士淨瓶中淨水,可保身體康健。梅岑山醒後,便虔誠的步行去往西輪之地,帶回一塊羊脂白玉來,精心雕刻起觀音大士的形容相貌來。
梅岑山身為河東一帶最負盛名的方士之一,雖然不像傳說中擁有地仙之軀,卻精通書法、詩詞、丹青、音律、岐黃,武技亦十分高明,是是河東道上出了名的高手,號稱書劍雙絕。
一道通,百道通。修習到梅岑山這等境界,追求的已經是先天神秘之道,世間各種文武手段無一不融會貫通。梅岑山削木為刀,將真氣灌注於生機勃勃的木刀之中,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將白玉觀音像雕琢完畢。
只是玉觀音形容美矣,其神韻卻始終不得其髓,梅岑山苦思多日,始終不得其法,心下猶豫苦悶,便在山中徘徊觀景解悶。
忽有一日,梅岑山發現一塊山石之上,停駐著一隻七彩斑斕的大鳥,似鷹似隼,又非孔雀秒禽之屬,不知其究竟是何種類。此鳥鳴叫聲清亮動人,見到梅岑山後,鳴聲中居然滿含喜悅之意,待得梅岑山上前觀看之時,鳥兒忽然轉到山石後消失不見。
梅岑山走到鳥兒落腳的那塊山石邊,見不知何人將一襁褓中女嬰丟棄於山石之上,女嬰面目姣好,雖然初生不久,眉目間卻已流露出慈悲良善之意,兩隻點漆般的大眼望向梅岑山,居然沒有一絲啼哭的樣子。
梅岑山深為納罕,將女嬰抱回居所養活,因為發現女嬰所在的那塊山石狀若蓮花,故為女嬰取名為蓮妹
122梅嶺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