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鍔祈求半晌,又念了一篇「渡厄經」,晌午的陽光照耀在白玉觀音像上,折射出四散紛亂的光芒,一部分透過海面進入水中,將湛清的海水照耀得如同渡上了一層赤金,海水中的大魚遊動之勢頓時為之一緩。
魚群活動不似剛才一般劇烈,海面上被吸住的大船終於有了一絲鬆動,集兵衛眼見如此跡象,再無懷疑,懇求慧鍔將觀音像投入海中,以解此困。慧鍔卻百般不肯道:「小僧修行虔誠,一心想要迎接觀音大士渡我東瀛,怎奈大士不肯,屢屢降下神跡隱昭,小僧不得不從,不可接連執拗造次,定當留大士形象於大唐。只是將大士菩薩像棄於海中畢竟不妥,依小僧看來,還是去島上尋一處勝境,將菩薩像供奉起來,不知武參意下如何?」
集兵衛根本不懂得佛家的說道講究,只好從了慧鍔之意:「只是魚群不肯散去,我等縱想登島,也是為難,又當如何,不知少僧可有主意?」
慧鍔將觀音像恭恭敬敬請到船舷之上,海中大魚似乎受到菩薩感化,雖未躍出水面參拜,遊動間更加柔和遲緩,唯恐驚動了菩薩。魚群游弋片刻,突然齊齊下潛,似通靈一般聽懂了慧鍔所言,終於消失不見。
魚群剛剛消失,海面上驀然升起一朵一朵的蓮花。整整四十九朵蓮花均有磨盤大小,看似生鐵鑄就,徐徐展開葉片之時,自花蕊中突顯出一枚鐵球,鐵球上鐫刻著許多古怪的符號,不知究竟代表何意。
四十九朵生鐵蓮花,將慧鍔乘坐的海船牢牢圍住,海船再次難以動彈分毫,只是不再打轉而已。
狂和尚聞得消息,也來到甲板上觀看,正好見到大魚歸海,蓮花升起的一幕。即使以狂和尚的遊歷見識,也暗自咋舌不已,心內嘆道鬼神之說果是有的,而並非鄉野村夫愚昧之談,一時感慨萬千,對於神秘奧妙的天地自然萬法真心歸服,誠惶誠恐,不敢露出一絲不敬之色。
慧鍔在五台山中聽得清睦住持講述的傳說,知道觀音大士每踏出一步,必定留下蓮花生痕,平日裡在南海紫竹林中修行,便以蓮花座為蒲團,溝通天地自然,心下瞭然,料想定是菩薩感應到自己的祈求,這才動用大無邊法力,自海中生出鑄鐵蓮花,只是不知菩薩點化之意究竟為何,慧鍔一時陷入了苦思之中。
船上諸人見到這離奇的一幕,又受到慧鍔提醒,全都跪在甲板上叩首參拜,以額觸地,不敢正眼看覷海中鐵蓮。不知過了多久,大船突然猛的一震,開始隨著波浪漂浮遊動起來。狂和尚第一個從甲板上爬了起來,只見海中鐵蓮均已消失不見,只剩下碧波輕盪的海水,偶爾濺起一點潔白的浪花,似乎剛剛出現的一幕幕,只是一場夢境而已。
眼見船隻可以重新駛動,慧鍔和集兵衛忙命人將海船原路駛回普陀山島,靠岸後尋覓得一孔鍾明靈秀的石洞,先將菩薩像供奉起來,出份子湊了一大筆錢,遣人去往附近的城鎮僱傭人力,採買些灰石砂礫顏料膠漿等物,自島上砍伐些木頭,攢建起一座寺廟來,專一供奉觀音菩薩香火。
自此,觀音菩薩不肯東渡的事情傳遍江南,「不肯去觀音」的故事無人不知,往來參拜者絡繹不絕,連同那孔臨時供奉觀音像的石洞都受到十方香火的供奉,原本偏僻一隅的普陀山一時人流如織,十分熙攘熱鬧起來,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集兵衛率領一眾東瀛武士商人,虔誠在觀音洞前參拜禱告。俗話說有錢好辦事,這些東瀛商人身家豐厚,即使前些日子遭遇了一場海難,所剩銀錢依舊不少,斥巨資修建廟宇,心裡終於安生下來,便急著歸國整頓貨物,再次前來大唐牟利。
集兵衛試探著乘船開路,果然暢通無阻,一路無驚無險的回到東瀛。只是慧鍔和尚卻不肯隨船一同歸國,而是發願要留在此處,待得廟宇落成後自行回去。
慧鍔深受東瀛天皇賞識器重,身份非同小可,集兵衛不敢相強,只好聽之任之。慧鍔揮別同伴,忙著將同伴留下的食物飲水搬運至一孔山洞中,以免受潮,卻根本無從知曉,困住座船的那群怪魚,在海底游弋了一圈,竟然潛水直奔杭州灣而去。
這些吞舟巨魚又哪裡是真正的魚類,四十九個龐然大物通體精鐵鑄就,刻意打造成鯨鯊的模樣掩人耳目,魚尾後用鐵鏈維繫著一朵蓮花般的座艙,亦是用鋼鐵鑄造而成,蓮花座艙下掛有一個碩大的氣囊,塗成同海水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