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知道襄侯拿不出糧。
西晉國內歉收,想要調動大批糧食恐怕只有文官和勛貴才能辦到,閹黨都不行。大宗糧食運輸也是個大問題,所以襄侯要給糧的話,最好是從寧西府調。
恰好,寧西府能賣的和不能賣的糧都被衛淵買了,用的是二十倍的價格。現有的糧要是再賣,那官兵就要餓肚子了。
兵糧丸是好東西,戰時吃上一粒可以三日不餓,且精力充沛,能不眠不休地連續戰鬥。襄侯一口氣拿出一萬粒,價值相當於五十萬斤軍糧。
不過一萬粒軍糧丸也占不了多少地方,一個高手就送過來了。現在衛淵要看的是誰能在寧西府這地方運送大宗物資,這才叫勢力,其餘的都是小偷小摸。
至於襄侯所說的機緣,其實衛淵並不在意。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無非就是張空中大餅,衛淵不想吃餅,只想要實在的。
自打一對一公平一戰放翻公主身邊的老人後,衛淵就有些膨脹。現在自己對法相都能戰而勝之,身價自然和以前不同,想拉攏的話,得加錢。
當然,衛淵心底認為那一戰是相當公平的。
公主就是擺在那的,氣運是天生的,老人自己不肯把法力運足又能怪誰?結果被衛淵一招放翻。話說回來,能將相當於數十個道基的道力一口氣放出來也是衛淵的本事,換了那老者,以他那孱弱法軀,恐怕撐不了一息就要爆體。
其實衛淵真正想要的是大量的靈植,最好是樹苗,實在不行靈植種子也行。但這些東西襄侯應該能拿得出來,也能送到他手裡,起不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且還容易暴露自身需求。而且這些勛功殿裡都能換得到,並不是特別急需。
回程路線,衛淵選擇的是游擊將軍王昆駐守的軍壘,上一次就是在他眼皮底下斬殺的宋超。
王昆這裡肯定布設有岳晉山的伏兵,但衛淵也肯定這些伏兵不會出城來戰。只要自己不進攻軍壘,那就沒事。
假如王昆真的翻臉,想要解救自己手中那些戰俘的話,衛淵也不介意給他點顏色看看。和三百道基野戰?當時衛淵只出到第七支小隊就把六七千人混戰的戰場蕩平了。衛淵不覺得王昆那軍壘里裝得下一萬人。
安穩的路徑莫過於那位劉將軍駐守的軍壘。但是難得有個識趣的守將,衛淵擔心自己多走兩趟的話,會把他的官位給弄丟了。
半日後,大隊人馬從軍壘前浩浩蕩蕩的開過,城牆上的王昆面無表情。他不動如山,身邊校尉卻突然激動起來,指著俘虜隊中的一人道:「那,那是張明張校尉!他不是在邊寧郡當值嗎,怎麼被抓了?」
隨即眾人又認出好幾個熟悉的校尉。王昆和岳麒麟交好,手下軍官互相之間關係也都不錯。
「將軍,我們要不要去救人?」
王昆似笑非笑,道:「怎麼,你也想到青冥去吃糧?」
那校尉就不吱聲了。
他熟悉自家將軍性格,下一句肯定是問『你能打幾個』。這校尉知道自己本事,那些面具騎士一對一自己都未必打得過。現在已經有傳聞,說戰天五十大盜中至少有三十位道基。校尉雖然不太信,但也知道十幾位道基還是有的。
王昆就這樣一直目送著俘虜遠去,忽然自嘲地笑笑,自語道:「養寇自重嘿!就怕這寇肥得太快,給多少都不夠吃。」
——
邊寧郡。
李惟聖將面前一堆公文推到孫朝恩面前,道:「孫大人,這些都是袁郡守要錢要糧的公文,你看當如何是好?」
孫朝恩一一看過,就道:「袁郡守這一手文章當真厲害,錢糧實在沒理由不給。」
李惟聖只是笑笑,並未說話。
兩人都心知肚明,此刻根本就沒有糧給,除非各位官員肯削減餐食,郡守、同知、副將等等家裡都不再開宴,每日清粥小菜過活。此事斷無可能。
孫朝恩就道:「這事也好辦,說起來就是四個字,養寇自重。」
「願聞其詳。」
孫朝恩道:「現在郡內馬匪猖獗,連趙國使節團都被洗劫,聽聞公主還受了委屈」
說到這個,李惟聖臉上就有了表情,身體前傾,放低了聲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