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港這地方與星島之間的直線距離不到千里,但這中間橫亘著整個蘇門答臘島和馬六甲海峽,實際上只能通過繞行半個蘇門答臘島的海上航線連接兩地,距離相當遙遠。
如果從星島出發,一條航道是走馬六甲海峽,繞過蘇門答臘島北端後南下,另一條航道是走蘇門答臘島南端,穿過巽他海峽後沿海岸線北上至巴東港。
但無論選那一條路,航程都是直線距離的三四倍之多。即便是海軍的快船,日夜兼程全速行進,至少也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完成這段航程。如果是普通帆船,則起碼要半個月以上。
位於蘇門答臘島北端的亞齊國都城班達亞齊,與巴東港之間的航程也達兩千里之遙,而且兩地間沒有連貫的道路。加之此地並不在印度洋與太平洋連接區的主要貿易航道上,可想而知這裡的地理位置其實相當偏僻。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對亞齊國來說,這地方實在有些鞭長莫及,這也是為何亞齊國能夠征服此地,但卻難以實現穩固統治的原因之一。
即便米南加保人在百年前就修建了港口與外界展開貿易,但這地方實在太偏,外界其實很少有商人會主動到這裡從事貿易活動。直到這裡的香料資源被開發出來之後,情況才開始有了好轉。
如果不是巴東港附近地區適合多種香料生長,那不管是亞齊國還是西方殖民者,大概都不會對這裡產生太大的興趣。但即便如此,這裡的繁榮程度也遠遠不及那些位於貿易航道上的港口。
但相較於亞齊本國的商人,或是那些偷偷摸摸停泊在巴東港附近海域的西方商船,能為這裡帶來的商品都極為有限。而星島傭兵團的到來,卻在有意無意間為這裡開闢了一條新的商品供應渠道。
不過掌握這條特殊渠道的並非傳統海商,而是進駐此地的傭兵團。準確地說,是掌握著物資和船隻調配權限的高級軍官們——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營長邵天虎在內。
自第一營進駐巴東港開始,每個月都有兩艘貨船從星島運來各種後勤物資,包括食品、藥品、帳篷、武器彈藥,以及傭兵們所需的各種生活用品。
既然有這種「便利」的特殊渠道,軍官們當然也不會放過走私的機會。他們共同出資籌款,在星島採購大量的煙、酒、茶、糖等商品,然後用物資船運到巴東港,再將其賣給米南加保人。
在海漢人來到這裡以前,也會有別國商人販運這些商品到巴東港,但無論價格還是品質,都很難與傭兵團走私過來的商品競爭。
畢竟傭兵團提供的都是以軍需品的名義弄來的正宗好貨,而且貨物運費直接計入了軍費開支,在成本方面是海商根本沒法相比的。
儘管傭兵團來到巴東港的任務就是打擊米南加保人的叛亂武裝,但這也無法阻擋這些走私貨通過某些中間商流入到米南加保人手中。
而米南加保人的付款方式也頗具地方特色,有的用以物易物方式,將本地出產的香料、牲畜、皮革等物資用於交換海漢商品,還有一些人已經學會了外界的貿易方式,他們會用自己煉製的砂金和以前西方商人支付的銀幣直接購買。
一開始軍官們只是想以此撈點外快,但沒過多久他們就發現,這裡其實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從事走私貿易的收益,可能會比他們從亞齊官方收到的駐軍報酬更多。
整個西蘇門答臘地區生活的米南加保人竟然多達幾十萬,其中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山林中的土人。他們沒有真正見識過外面的世界,根本抵擋不住各種海漢商品的侵襲。儘管他們的消費水平不高,但人口基數大,交易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而對於傭兵團來說,做這種走私買賣一沒有運費成本,二不用向任何一方交稅,而且整個交易過程都在自己控制之下,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傭兵團在巴東港地區的軍事行動頻率越來越低,多多少少也跟走私交易的規模日漸龐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