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
「哥哥!楊小月姐姐和楊冬梅姐姐來啦!」
「是呀!小月姐姐她們剛剛過來,告訴我們說,茶城的一中,三天後,就要開始插班生的入學測驗考試,讓我們今天快點去報名!」
「小月姐姐說,主要是今年茶城的民眾,大部分人都有餘錢了,全縣幾乎所有小學的五年級學生、所有中學的初三學生,基本上都報考了初中和高中!」
「以至於,往年縣一中根本收不夠的學生,今年一下就超出了一倍有餘,初一和高一的每個班級今年都會爆滿!」
「不僅僅是如此,縣一中,迄今為止,報名插班讀高三和初三的人,也有幾百人!」
「而縣一中今年的插班生名額,初三和高三年級,都只有三十名,需要提前進行考試決定下來。文師閣 www.wenshige.com」
王強剛剛騎馬來到了公司總部大樓的大門口,就見到妹妹她們,正在和兩個年紀差不多的女孩說話。
她們見到王強來到,眼神一亮,一窩蜂的涌過來,雙胞胎丫頭,就在七嘴八舌的對王強說道。
居然連學校都發生大變化了?
王強聽得一愣。
後世記憶中的茶城,在1987年以前,就算是縣一中,每年的生源都招不滿,每個班級只有四十名左右的學生。
進入到1987年後,很多人都有錢了,才將自家的適齡兒女,全部送去學校讀書,使得一中的學生名額,成為了香餑餑,競爭十分激烈,錄取分數線越來越高。
茶城包括各個鄉鎮,如今一共有六所高中,其中正規的高中有三所,職業高中有三所。
另外,各個礦山集體開辦了一所技校,專門招收礦山職工子弟。
這時候的技校,是一類特殊中專的別稱,與中專有所差別,但是也包工作分配的。
只有職高,不會包工作分配,而且每年可以報考大學的名額,是由學校推薦的,一般每年不會超過十人。
農村戶口去讀職高的人,因為前途無量,很多學生,在學校混到了十七八歲時,就會選擇去報名當兵。
這時候,報名當兵的錄取率很高,超過了百分之五十,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當然,連當兵都通不過的,只有進入社會、努力求生了。
不過呢,城鎮戶口讀職高的人,很多都是職工子女。
他們讀完職高,年齡正好去頂父母的班,那些基層幹部的適齡子女,不要太爽。
二十一世紀的縣城事業單位,大部分幹部都是他們這些人。
但是,各個單位中,基層幹部只占少數,普通職工占了大多數。
而且職工家裡的子女,大都不會只有一兩個,一個單位中的雙職工不多。
一個職工退休,只有一個兒女可以頂班,剩下的弟弟妹妹、讀書不行或是沒錢讀書的話,那就慘了。
以後幾十年,那些街頭巷尾的小商販,基本上都是由沒有資格頂班的職工子女組成,與去頂班的哥哥或是姐姐,命運有著天淵之別。
他們無田無地,無職無業,年紀輕輕的就要靠做一點小生意或是打零工為生,今後幾十年,都沒有任何的福利待遇,更是成為了城管大隊治理的重點對象。
其中一些人,幸運的結婚生子後,子女大都也是一樣,命運不要太悽慘。
有很多人,因此成為了街頭巷尾的混子,不少人在誤入歧途後,被拉去打靶……
茶城的中學歷史,提前很多年改變了,王強有些後怕:要不是楊小月和楊冬梅姐妹過來通知,
自己妹妹她們,就要被耽誤一年的時間了。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古話可不是在說說而已,而是真理。
妹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