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把糖都分好之後,突然覺得這個時候要是吃上一個烤紅薯,那該有多好,想到就要行動,連忙走進去房子裡。
他也不知道院裡的人還吃不吃,為了不浪費,只是拿了十根紅薯。
這些紅薯是用來掩飾,被逼人看到,一點吃的東西都沒有,有時候也難解釋,還不如一開始就從源頭制止。
二大爺看到周益民拿這麼多紅薯出來幹嘛?難道餃子還不夠吃嗎?
「益民,你拿紅薯做什麼?」
周圍的人聽到二大爺的話後,也是覺得有點奇怪,現在有餃子吃,誰還會想吃紅薯呢?
紅薯一般都是沒有辦法才會吃,而且一般都是煮來吃,或者是用來煮粥。
周益民覺得烤著吃才是紅薯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然,也有人喜歡曬乾,吃紅薯干。
眾所周知,紅薯是外來物種,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大約在1593年左右。紅薯最早由福*建人陳振龍從南美洲引入中國,時間大約在1593年。
紅薯的傳入對中國農業和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種作物不僅適應南方氣候,且營養價值高,逐漸成為重要的農作物。早期農民們將紅薯在火爐上直接烤熟,這種方法簡單實用,有利於保持紅薯的營養和口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烤紅薯逐漸成為了一種經典的中國街頭小吃,尤其在冬季,街邊常見推著小車或擺放著烤爐的小販,將紅薯烤熟後配上醬料,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在後世,很多人跟周益民是一樣的心態,覺得紅薯比米飯好吃,不惜在街邊花大價錢吃一回。
而在這時代,紅薯是粗糧,沒有人會覺得紅薯比米飯、比饅頭還要好吃的。
周益民開口:「這不是等一下煮餃子的時候,順便烤一下紅薯,有一段時間沒有吃,就想著這一口。」
烤紅薯在很多人的童年都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現在並不像後世那樣,物資豐富,科技發達,只要有錢,什麼東西都能吃到。
現在很多東西,就算是有錢也吃不到,除非是有錢再加上有票才行。
不然有錢也不一定能用出去。
眾人雖然有點奇怪,不過每個人喜歡吃的東西不一樣。
別人就在想,肯定是周益民平時吃得太多好東西,現在想吃一些「清淡」一點的東西。
周益民的伙食,在整個四合院都是獨一檔的存在,經常能聞到周益民的家裡傳出來肉香味。
周益民也沒有客氣,直接將紅薯,扔進材火里,烤紅薯還是比較簡單,只要注意不要烤太久就行。
雖然架起幾個爐子,不過周益民拿出來的紅薯,每一個都在一斤左右,一個爐子也放不了多少個紅薯,幸好十個還是能放得完。
周益民可是一直看著手錶,看到烤了差不多烤了半個鐘頭,連忙將紅薯給挖出來,繼續烤下去,估計都要考成碳了。
雖然紅薯表皮已經被烤的黑不溜秋,但是隨著周益民直接拿著一根紅薯,從中間掰開,露出金黃色的「肉」。
周益民也顧不上燙,輕輕地撥開皮,乘著熱氣直接咬上一口,直接感受到紅薯的甜、軟的口感。
「好吃!」
忍不住又多吃了幾口。
孩子們看到周益民吃的這麼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院裡的大媽等人感覺這樣烤實在有點浪費,一大層都烤成碳了。這要是他們家的小子,早就開始罵人了。
周益民並沒有吝嗇,直接開口:「想吃就自己拿,手快有,手慢無啊!」
孩子們聽到周益民的允許後,迫不及待開始去爭搶那九個紅薯。
為了這九個紅薯孩子們瘋搶,周益民看見後,便出聲阻止:「不要再搶,要是再搶,大家都沒有得吃,你們再等一下,我再去烤一點。」
孩子們聽到周益民的話,沒有繼續爭搶,生怕惹怒周益民。
看見乖乖聽話的孩子們,周益民才滿意得點了點頭,隨即又從家來拿了不少紅薯出來。
大人們看見周益民吃得這麼香,抹不開面子,開不了口討要。
第三百一十二章 烤紅薯